“楠竹之乡”湖南桃江“飞防+人防”为40万亩竹林减少虫害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3 02:24:54

  中新网益阳5月31日电 (胡卫红 许彩)竹蝗和竹青虫是竹林的天敌,对竹林的危害极大。今年4月下旬以来,“楠竹之乡”湖南桃江县先后组建了197支防治队伍1928名防治队员,采用“飞防+人防”相结合的办法,集中开展竹蝗和竹青虫的防治工作。

  桃江是竹林大县, 竹林面积达115万亩。据预测,今年全县竹蝗发生面积达30万亩以上,竹青虫发生20万亩以上,两种虫害叠加发生面积40万亩以上。截至目前,全县通过竹腔注射法结合喷雾法,防治了近7000处集中产卵地,通过无人机和喷粉法防治竹林面积3000多亩

  5月31日上午,在修山镇麻竹垸村,由修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龚治强和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防治队伍正用无人机对该村竹林进行防治。通过无人机可以看到,这片山脊上竹林的竹叶因竹蝗和竹青虫的啃食已全部泛黄。

  无人机施药大约半小时后,小溪里和附近路面就可看到大量因中毒而掉落的竹蝗和竹青虫。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该村的竹青虫局部爆发,与竹蝗叠加,其危害比去年更为严重。

  “无人机防治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对一些如悬崖峭壁、丛林密布等人力无法到达的竹林进行防治,而且防治速度快,施药均匀,防治效果好,有效率可达90%以上。”龚治强介绍说。

  在桃花江镇大华村的一片竹林里,一名防治队员在前面砍杂开路,另一名队员背着一台数十斤重的喷粉机正在对竹林进行喷粉,这些喷出来的药粉弥漫在周围的竹林,20分钟左右,一条条竹青虫因吸入药粉中毒掉落在地死亡。

  今年,桃江的竹蝗最先出土时间为4月27日,比去年早了20天。为了将竹蝗的集中出土点查找出来并进行防治,桃江林业部门派出15个督导小组前往各乡镇督导竹蝗和竹青虫的防治工作,并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

  大栗港镇朱家村加大防治力度,对村民查找出来的竹蝗集中出土点每处给予500元的防治奖励。全国劳动模范、朱家村村党总支书记曹麦新表示,“村民每发现一处竹蝗集中出土点,奖100元,300元为防治工资,经验收合格后,再奖100元。”

  朱家村有竹林面积11000多亩,在广泛动员和强有力的奖励措施激励下,大批竹蝗集中出土点被查找出来,并通过竹腔注射法进行防治,这种防治方法施药后不怕雨淋,而且药效期长达60天以上,防治好了一亩竹林,就相当于预防147亩竹蝗危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督导结果来看,朱家村的230多处竹蝗集中产卵地通过竹腔注射防治,该村的竹蝗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桃江县林业局驻大栗港镇竹蝗竹青虫防治督导组组长廖胜强说。

  “下阶段,我们将全天候开展对竹蝗和竹青虫的监测,继续采用‘飞防+人防’相结合的办法,防治竹蝗和竹青虫,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虫害给竹林造成大面积的危害。”桃江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股副股长胡胜红表示。(完)

  2022年,廉江市还成功申报了湛江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统筹推进园区湛江鸡产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加快布局湛江鸡种苗培育、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参与预制菜销售等产业链环节,进一步打造品牌有优势、品质有保障、品牌有市场的“湛江鸡”特色产业。

  国家一级美术师梁冰带来作品《四水归堂·系列》。该作品系将陶泥压制成20公分内的泥板,再将泥板切割成30多公分的方砖,在泥砖上切割符号、图形和文字,切割的深浅、圆缺,线条穿插,借用文字和符号塑造个性语言,传递出作品背后的人文关怀。

  刘生小曾是套马沟村的国贫户,世代靠种地为生。家里的土地流转后,他和老伴儿在合作社谋了一份工作。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合肥1月9日电 (记者 赵强)9日,安徽省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珠江路车辆段,随着列车员缓缓按下启动按钮,安徽首列“平安号”反诈主题列车缓缓驶出站台。

  实际上,翻看货币基金的过往公告便会发现,不少货币基金往往选择在节假日前暂停大额申购。

  载人航天发展到空间站阶段,如何实现大气和水资源的再生,减少上行补给?这是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必须要解决的世界级难题。空间站任务启动时,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被列为空间站重大关键技术之一。

李俊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