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4 03:51:13

  中新网扬州6月12日电 (记者 崔佳明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2日,中共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召开的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上表示,扬州要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

  江苏扬州放眼全局,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定位——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不动摇,全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扬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和潜力在哪里?扬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给出答案,那就是扬州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产业基础看,扬州历史上就是一座工商名城,产业一直是这座城市兴旺发达的“密码”。2023年,扬州全市工业开票销售突破8000亿元,位列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第30位、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8位,扬州的13条新兴产业链中有8条规模过百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高于省均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从科创资源看,扬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7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22家,拥有中航系“两院一中心”、国汽轻量化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累计建成各类科创载体超过400万平方米,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力评价名列第33位,创新生态指数位居长三角城市第13位。从人才支撑看,扬州全市现有普通高校8所、中等职业学校9所、技工院校12所,在校学生超18万人,“留才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1。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扬州市委提出,建强产业体系,夯实发展新支撑,要让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传统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基石”,也是必须抓紧抓实的“基本盘”。力争到2025年,创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8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2个,实现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的“双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到2025年,形成2-3个规模超2000亿元的地标产业,总量过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链达到1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3%和42%;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扬州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氢能储能、元宇宙、零碳负碳等未来产业,聚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和技术堵点,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努力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确立产业发展优势,加速未来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完)

  1月12日,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在上海启动运营。从投资建厂、成立公司到加速本土研发布局反哺全球,外企在中国的投资路径不断升级,折射中国创新发展潜能。

  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提出了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兔子不吃窝边草”,是一句常常听见的俗话。这话却是兔子真实的生存之道。我家乡的田埂上,时不时就可以找到兔子窝。兔子窝不会像喜鹊窝、燕子窝挂在明面上,而是隐藏在草丛中,不留心是看不到的。夏天的青草,冬日的枯蒿都是兔子窝的掩体。这掩体无论是青草,还是枯蒿,都是兔子的美食。可是,兔子即使再饥饿都不会吃掉,那草丛往往都完好无损。

  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6日选举黄楚平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宁生、叶贞琴、张硕辅、肖亚非、刘雅红(女)、谭玲(女)为副主任;选举王伟中为省长,张虎、王曦、张少康、张新、孙志洋、王志忠、冯玲(女)、吕玉印为副省长;选举宋福龙为省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张海波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strong>  为独居老人安装监控 年轻人将镜头对准爷爷奶奶</strong>

  至于圆明园流失海外的兔首,尽人皆知,那就不必多说了。不过,这尊兔首也在告诉世人,兔子早就是国人的爱物、宠物。爱之,宠之,不只因为兔子乖巧养眼,还因为其早已成为暖人身心的灵物。

谢孟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