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振兴乡村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2 08:54:33

  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农业科技支撑稳步增强,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亩,种业振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短板农机装备取得突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乡村输入专业化和本土化人才,服务于乡村主导产业发展。有的高校和机构通过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让学生走进农田“种”论文,开展水肥一体化试验,将先进理论和技术输送到基层。

  产学研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成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务院此前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针对乡村产业门类、产业链条、要素活力和质量效益等存在的现实问题,细化政策引导和策略扶持,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培育乡村产业创新主体。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一批农业领域关键技术。可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重在“协同”和“创新”。突出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助力产业、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协调发展、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

  接下来,应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 创新活力。

  一方面,完善乡村全面振兴的体制机制建设。应建立农业部门牵头、社会力量支持、农民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制定一系列农业创新创业和创新成果转化的精准政策支持,建立一整套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共享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倡导更多企业担负起牵头开发与农产品合作项目、与科研单位共创项目、与高校联合培养项目的社会责任,真正实现产学研不分家,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去年5月,我们在白洋淀观测到10多只青头潜鸭。后通过野外调查和监测,发现青头潜鸭在淀里繁殖育雏,证实了它们已在此‘安家’。”河北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监测室主任安春林说,鸟类是“用翅膀投票”,哪里生态环境好,它们就栖息在哪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澳门1月14日电 (记者 李亚南)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澳门已连续两日录得超过4万人次旅客入境,其中13日录得入境旅客4.6万人次,为疫情以来最高单日客量。

  如何破解就医停车难?齐越峰在提案中建议,首先应由交通管理部门牵头,加大医院周边交通拥堵情况的指挥调度。

  习近平指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展望2023年,我愿同阮富仲总书记同志保持密切沟通,为中越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领航把舵。中方视越南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愿同越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增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调,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巩固提升传统消费。汽车、家电、家居、餐饮占社零总额1/4左右,是消费市场的顶梁柱。相关部门将着力稳定汽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支持餐饮等行业恢复发展,促进家电家居消费,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活动现场还设有剪纸、糖画、糖葫芦、兔爷彩绘、写福字、套圈、投壶等民间技艺和非遗体验活动。围观最多的是卖糖画的摊位,刚熬制好的糖浆还咕嘟嘟冒泡,摊位老板仅用一勺一铲,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注,画出一个个兔子、蝴蝶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引得家长孩子纷纷拍照留念,小朋友拿着刚蘸好的糖画,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刘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