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风景线)影迷“追光”电影之城 上海“光影浓度”持续增长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21 22:06:06

  中新社上海6月20日电 题:影迷“追光”电影之城 上海“光影浓度”持续增长

  中新社记者 王笈

  6月的上海,到处都是快乐“追光”的影迷。

  “陌生的人们坐在一起观影,总会发生有趣的故事,就好像大家共同见证了一些重要的片段,这就是电影节的魅力。”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执行官卡梅隆·贝利的眼里,上海是一座“电影之城”,过去与未来、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让这座城市的生活变得非常精彩。

  位于上海虹口的乍浦路北海宁路路口,是电影《酱园弄》的外景地,年初时掀起过一阵“打卡”热潮。导演陈可辛搭建了一个富有真实感的“酱园弄”,繁乱、庞杂的电线交错在弄堂上方,弄堂里的每个空间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拍摄《酱园弄》时,电视剧《繁花》播出了。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上海,白天拍(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晚上回酒店看电视上(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陈可辛感慨,从《罗曼蒂克消亡史》《爱情神话》,到《繁花》《酱园弄》,这座历久弥新的城市吸引着影视人永葆热情地去讲述每一个时代的上海故事。

  《繁花》热播,让一度“没落”的黄河路重现“繁华”之景。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也打卡过黄河路,“过去没怎么注意,但是因为《繁花》,想看一看(现实中的)黄河路和影视中的形象有何关联。城市与电影之间是一个相互定义的过程,电影让我们更好地去想象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早在128年前,电影就已与上海“相遇”。1896年(电影在法国正式诞生的第二年),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放映了电影;1913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电影公司“新民公司”在上海成立,并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无声黑白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49年以后,上海电影在中国影史上留下了诸多“第一”。

  今天,当人们漫步上海街头,总能感受到“光影相随”。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等一批老牌影院不仅是沪上标志性建筑,更是影迷心中的“ 精神图腾”;379家影院、2247块银幕,构成了这座“电影之城”的市场根基。

  “在培养中,学校和企业可以相互赋能。”朱运利表示,联盟成立后将主要围绕企业岗位需求调研和标准制定、校企联合开展学徒培养、校企联合建设数字化资源、推进职业能力评价改革、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助力提升员工数字技能等方面开展工作。

  为什么会单独拿一辆Panamera亏本甩卖?为什么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首单用户是谁?上述工作人员只表示,“目前已与首单用户达成协议,具体协议内容暂不方便透露”。

  然而,目前这样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现场十分紧缺。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职业教育部部长张彪告诉记者,他们在2022年对航天内部的30余家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远大于科研类人才”。

  <strong>第二十二条</strong>&#8194; 标准起草工作组应当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标准送审材料,在标准制修订计划规定的时限内提交相应专业委员会审查。

  正月初五至正月初七,浙江台州、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等市分赴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省份开展驻点招工。

  要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中形成持久动力。投资环境的改善、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新兴产业成长,有利于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和创造稳定就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持久动能。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要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更好支持民间投资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杨凯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