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省吉林高水平保护利用黑土地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6 00:57:08

  中新网长春5月27日电 (高龙安)吉林省不断探索黑土地保护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方法,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 态研究所多年跟踪研判,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包青春27日在长春表示。

  当天,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美丽吉林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吉林是中国的产粮大省,2023年,该省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超过800亿斤,居全国第四位,平均亩产达到958.2斤,居全国粮食主产区首位。

  包青春介绍,2023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3700多万亩,稳居全国第一位;建设高标准农田791.2万亩,居全国第三位;黑土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达到26.86g/kg,为该省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包青春表示,吉林省将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农业强省、生态强省战略,突出黑土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协同并进,统筹推动“耕地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黑土地保护治理、农用地污染治理、盐碱化土壤改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等6大工程,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智慧农业上持续发力,打造沃野千里、永续利用的土壤保护样板。

  目前,吉林省正持续推动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提质扩面,计划到2025年达到4000万亩,大力推进现代化良田建设,因地制宜推广深松深翻、耕地轮作、种养循环等保护措施,提高土壤质量,培肥耕地地力。

  包青春表示,吉林省扎实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充分发挥3个万亩级核心基地、30个千亩级辐射基地试验示范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深入宣传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强化黑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联合有关部门协同开展专项监督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破坏黑土资源违法行为,坚决守住黑土地保护红线。(完)

  河南省近日印发的《2023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年度投资500亿元,打造5G精品网络,5G基站总数突破18万个,数据中心机架数超9万架,全省物联网终端用户突破1亿户。

  在活动主会场附近,2023年“焕新非遗”全国影像展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影像展精选了拍摄自长沙、广州、武汉、泉州等各地代表性非遗项目60余幅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当下全国非遗活态传承、生机勃勃的状态。从青岛崂山剪纸的“妙笔生花”,到广东咏春拳的飒爽英姿,及本土的火宫殿小吃、湘绣与铜官窑陶瓷,一幅幅照片让更多非遗被看见、激活、传承。

  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实现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协议(MP-QKD)是由清华大学马雄峰研究组于2022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相较于原始的测量设备无关协议,可以将更多的探测事件用于成码,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成码率;相较于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和相位匹配协议,无需复杂的激光器锁频锁相技术,节省成本且降低了实际应用难度,同时对环境噪声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肯定赢了,首金诞生了!

  法国巴黎银行的分析师认为,资金集中流向了白酒和旅游等与消费复苏相关的股票,以及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等受益于政策的板块。

往往以芝麻等为馅

黄昱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