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包装费缘何触动消费者神经?

来源: 千龙网
2024-05-31 21:49:43

  1元包装费缘何触动消费者神经?

  商家应尊重消费者选择权,允许其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塑料袋或保温袋

  本报讯 (记者黄洪涛 杨召奎)近日,有商家收取1元包装费引发消费者质疑。有消费者表示,1元包装费虽然不多,但强制收取并不合理;也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不需要塑料袋,让配送员自行带回,要求退费;还有消费者表示,商家应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频率。

  无独有偶。1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消费者通过霸王茶姬小程序购买了6杯奶茶,结果发现被商家收取了6元包装费,包装费按照杯数来累加计费,但实际上6杯奶茶只装了2个包装袋。随后霸王茶姬回应称,包装费并非按杯收取,而是按保温袋收取,平摊到每杯饮品的保温袋费用刚好是1元。

  此前,有关生鲜电商平台、外卖平台收取包装费引发消费者质疑的情况并不鲜见。对此,江苏省消保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我们注意到,很多超市的产品已经通过塑料袋和塑料盒等进行了完善的包装,可有效避免商品破损或者被污染,再额外使用塑料购物袋已无必要。”

  此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该负责人表示,由于部分平台免费提供购物袋仍在试用期,如果需要额外收费,应当明确提示消费者,并且告知消费者收费标准,充分保障其知情权。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有的平台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为吸引消费者不收取包装费,当经营成本或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适当收取一定包装费用可以理解,但关键是收费要合理, 而且要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经营者可以探索降低塑料购物袋使用频率的销售策略,而非简单粗暴地统一收费。一方面,允许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使用塑料袋或保温袋;另一方面,由于外卖或者超市外送多是送货上门,可以优化仓储和配送环节,例如可使用布袋等环保材料配送,待商品送货上门后再由配送人员带回包装袋。

  当“玉兔二号”车轮距撞击坑沿还有10厘米左右时,驾驶团队测算,即使再前移10厘米,探测仪视场也无法完全覆盖探测物质。对此,科学家团队希望能再往前走15厘米。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营销费用的不断增长,所能获得的回报逐渐减少,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利润。

  王运金认为,央行着力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使其平稳度过春节前后与月末这两个利率波动期,将利于维持利率市场的平稳运行,使短期利率与中长期利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状态,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虽然信贷资金不能直接进入股市,但流动性宽松将对股市、债市等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新华社墨尔本1月29日电(记者郝亚琳 韦骅)在29日的2023年澳网男单决赛中,塞尔维亚天王焦科维奇3:0击败3号种子、希腊人齐齐帕斯,创造澳网“十冠王”的历史性纪录。

  <strong>绘就美好生活图景</strong>

  “我度过了一个幸福满满的春节。”在厦门工作的金门乡亲卢莉莉通过“小三通”返乡,一家人吃团圆饭,共度佳节,其乐融融。“这次终于可以便捷回家过年,家人都超开心。”她说。

黄玉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