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披露首份年报 2023年实现营收48.67亿元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5-30 11:50:11

  4月26日,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月稻田”、“集团”或“公司”,股票代码09676.HK)发布2023年度正式年报,这也是该企业上市后披露的首份年报。

  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十月稻田共实现营业收入48.67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比增加约7.4%;净亏损为6486.3万元,较上年同比收窄88.5%;毛利为6.187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减少约20.6%。董事会建议,向全体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31元(含税)。

  十月稻田表示,集团收益的增长主要由于深耕现有品类,积极拓宽多品类产品矩阵;以及持续、密切关注整体行业动态,调整业务布局,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多品牌各有侧重的商业模式,提升品牌效应和品牌竞争力,满足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

  截至报告期末,十月稻田来自在线渠道的收入占总收入的大部分,较上年度增加5.1%。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直接客户的收入较上年度增加38.9%,反映了集团在直接客户拓展方面的积极努力,特别是加强了与餐饮公司的合作。而来自经销网络的收入较上年度增加16.1%,这是由于公司增加品牌曝光,增加与经销商的接触与合作,带来了经销网络渠道的销量增加。

  报告称,集团始终以“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新鲜的食品和便捷、愉悦的消费体验”为核心,通过保持多渠道销售覆盖,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来自优质产区的多元化品类产品,打造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品牌。

  未来,十月稻田将进一步丰富品牌矩阵,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借助差异化的产品价格、包装规格及销售渠道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持续深耕多渠道生态体系,不断强化渠道管理能力;并将持续、密切关注整体行业动态,调整业务布局,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拓展新渠道、新业务;继续深入大米、玉米、杂粮、豆类及其 他产品的精选产区,专注于在优质原产地布局打造采购、生产、检验、仓储等核心能力。

  十月稻田是中国领先且增长迅速的厨房主食食品企业,拥有强大的多渠道品牌影响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按中国大米、杂粮、豆类及籽类市场各个有关渠道的收入计,十月稻田保持着最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其也是中国厨房主食食品收入前五名中,2020-2022年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最快的企业。公司拥有优质基本面支撑,并于2024年3月4日新晋成为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

  为了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十月稻田围绕中国东北及内蒙古的大米、杂粮及豆类核心产区战略性布局了五个生产基地,与当地专业农产品供应商及农户个体开展密切合作,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并通过不断改良生产工序、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以更高的标准深化贯彻产品端精加工,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上亦积累了出众优势。

  相关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传统的投资、出口转向了消费、服务领域,显现出新旧动能切换的明显拐点,消费潜力正逐步得到释放。

  此外,青海省持续深化帮扶协作,东西协作帮扶范围已拓展至8个市州全覆盖,年度东西部协作资金由脱贫攻坚期的4.07亿元增加到8.59亿元,协作范围之广、帮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完)

  谈及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挂牌3年的情况,龚正表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全市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据悉,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签约项目已达到1380个,涉及的总投资7745亿元人民币。

  艾西亚·加西亚·埃雷罗在采访中向<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介绍,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无疑是受到外国投资者、外国驻华人员和各国游客欢迎的一项决定。她预计,从今年2月起,中国经济将迅速迎来复苏,“出入境政策的调整也将支持这一轮复苏”。

  “现在市场上教练质量参差不齐,要鉴别优质教练,也没有什么好方法,靠口碑相传吧。”杨子轩说,但有时“口碑相传”可能是包装出来的,比如她聘请的那位没有教练证的“负责教练”,10天费用2.5万元,在别人的介绍中,也是“教学经验满满”并“技术了得”。

  在加强产业就业帮扶方面,青海省将50%以上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去年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9.5%。同时,举办“雨露计划+”促进就业专场招聘会,4.99万脱贫人口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实现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规模年均突破20万人。

  <strong>两党纷争提前搅动大选:后续仍待观察</strong>

林筱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