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巴林国王哈马德会谈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01 02:40:20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孙奕、王宾)5月3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国事访问并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巴林国王哈马德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指出,巴林是中国在海湾地区的好朋友、好伙伴。两国虽然国情不同,但始终以诚相待、友好相处。近年来,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中巴关系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是中巴建交35周年,双方一致同意将中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巴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中方愿同巴方一道,发展好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习近平强调,中方坚定支持巴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稳定,支持巴方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支持巴林“2030经济发展愿景”和多元化发展战略,愿同巴方加强能源、投资、交通、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成果。双方要密切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持续巩固中巴友好民意基础。中方主张不同制度、不同文明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支持中东地区国家增进团结协作,实现和平和解,促进发展振兴,愿同包括巴林在内的地区国家一道,推动中国同海合会国家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办好第二届中阿峰会,加快推进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沟通协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哈马德表示,中国是伟大的国家,为巴林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支持,巴方深表感谢。巴方希望以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契机,对接两国发展战略,密切各领域务实合作,助力巴林实现多元化发展。巴方高度赞赏并完全赞同中方秉持的高尚价值理念和理性智慧的政策主张。中国发展好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才能发展好,世界多极化进程才能持续推进。巴方坚信,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世界和平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巴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实现和平统一。愿同中方密切多边协作,更好保障各国人民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巴方愿同中方一道,推动尽早达成海合会-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发扬阿中友好精神,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阿中命运共同体。

  哈马德通报了近期第三十三届阿盟首脑会议情况,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以及为推动尽快结束加沙冲突所作的努力,赞赏并感谢中方始终秉持正义立场,期待中方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强调,中巴双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立场一致。中方赞赏阿盟首脑会议就巴以问题发出阿拉伯国家共同声音,愿同巴林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一道努力,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关于投资、绿色低碳、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林王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哈马德举行欢迎仪式。

  哈马德抵达时,礼兵列队致敬。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巴两国国歌,天安门广场鸣放21 响礼炮。哈马德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当晚,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哈马德举行欢迎宴会。

  答:本次调整范围是指存量首套住房贷款业务,包括2023年8月31日前光大银行已发放的、及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首套住房贷款。或实际住房情况已经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的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组合贷款中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商铺等商业用房的贷款,不在本次调整范围内。

  然而,对于“中国+1”给越南带来的机遇与实惠,越南媒体及学者似乎并不认同,《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查阅近年越南媒体,鲜有关于“中国+1”的报道。曾任越南工贸部亚太司副司长和驻华大使的陶玉章告诉记者,越南最近10年制造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本国不断革新开放和下大力气优化投资环境,以及自然资源条件的优越和劳动力资源的勤奋,并不像外界所说的是“攫取了中美贸易战的红利”。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越南被认为是受惠“中国+1”较早、获益也较大的国家。中国第一波制造业外迁潮是纺织业和家具制造业,越南是主要承接国。自2005年起,中国一直都是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份额最大的国家,然而自美国2018年挑起对华贸易战后,包括一些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服装企业开始在越南设立生产线,迅速提升了该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能力和竞争力。目前,越南最大的服装和纺织品进口国是美国。2022年越南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高达440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占50%以上。2020年,越南还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家具出口国。紧接着是一些大型电子企业也从中国外迁到越南。据越南媒体报道,韩国某企业过去曾在中国投资近百个生产和销售企业、多家研究所和70多个办事处,雇员近18万人。但近10年来,该企业转向越南,并打算在当地建起东南亚最大的研发中心,为超过10万人创造就业机会。

  斯威士兰是台当局在非洲的唯一“邦交国”。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蔡英文窜访期间与斯威士兰签署3项备忘录,其中第三份文件是要在斯威士兰兴建战略储油槽。蔡英文声称,在斯威士兰兴建战略储油槽将使台湾能源供应更加安全。这项计划由台湾海外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斯威士兰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工程总承包合作备忘录。

  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名为“市场规模”的网站写道:“印度凭借其庞大的劳动力规模,经常被视为‘中国+1’战略的潜在竞争者。”有印度裔IT业精英在接受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采访时表示,印度拥有人口红利,特别是IT人才多,因此拥有后发优势,如果印度未来10到20年将这些潜力挖掘出来,会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这是跨国公司看好印度的地方。日本野村证券来自印度的经济学家也认为,正在迎来“中国+1”机遇期的印度和东南亚将成为未来10年的主要增长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期种种迹象表明,澳试图维持警务乃至军事人员在当地的长期存在,太平洋运动会和所大选都只是澳方的借口,澳这么做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而另一方面,中所警务合作顺理成章。西方不应小题大做,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陈弘说,少数国家不应出于自己的战略目的影响当地政治,而应维护当地政局稳定。(任重)

韩美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