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双方欢迎恢复中澳高级别对话

来源: 光明网
2024-06-24 09:21:21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于11月4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7日,《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以下简称“联合成果声明”)公布。

  联合成果声明指出,两国领导人再次确认支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申稳定、建设性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双方重申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关于中、澳两国建立外交关 系的联合公报》的重要性,重申在联合公报中各自国家政策和立场,包括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稳定发展以及澳方一个中国政策承诺。双方一致认为,只要妥善处理分歧,两国就能发展双边关系,维护各自国家利益。

  联合成果声明称,双方肯定开展政治对话的重要性,对两国政治关系持续稳定和发展表示欢迎,一致认为2022年以来两国领导人和部长之间的一系列会晤以及外交、经济领域恢复重要对话符合两国利益。

  联合成果声明表示,双方欢迎人文交流对双边关系作出的贡献,包括出入境政策调整后两国学生、游客及企业家等人员往来增加。双方欢迎恢复中澳高级别对话。

  根据联合成果声明,两国领导人同意继续和拓展以下领域接触:

  ——政治对话,包括恢复中澳总理年度会晤、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中澳战略经济对话、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及其他政府间对话机制。

  ——双边贸易,重申中澳自贸协定的重要性,同意促进经贸关系,包括尽早在澳举行中澳自贸协定联委会会议,举办中澳首席执行官圆桌会会议,重申对“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的承诺,推进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达成标准、计量、知识产权、竞争、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包括恢复中澳气候变化和能源领域对话,启动关于土壤碳检测和气候智慧型农业实践的技术合作。

  ——人文交流,包括制定1981年《中澳文化合作协定》第15个落实计划,开展文化、体育、教育、创新、学术、航空、卫生、旅游等领域交流。

  (五)便利台胞在闽生活。取消台胞在闽暂住登记。鼓励台胞申领台湾居民居住证。台胞在闽定居落户实现“愿落尽落”。扩大台湾居民居住证身份核验应用范围,努力实现台湾居民居住证与大陆居民身份证社会面应用同等便利。鼓励台胞在闽购房置业。完善台胞在闽就业、就医、住房、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制度保障,依法依规将在闽台胞纳入大陆社会保障体系。

  上述媒体还提到,青年交流是两岸良性对话、善意沟通的重要引擎。青年交流架起两岸“连心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生力量,何其美好。

  答:“退费难”“卷款跑路”是人民群众最为痛心疾首的商家无良行为,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拒不执行校外培训收费价格、收费行为、预收费管理等有关规定,违规收取大额预收费导致“卷款跑路”风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依法予以防范治理。此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已出台有关政策,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学科类培训收取费用不得超过政府指导价限额标准,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相关部门有关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吊销许可证件。

  (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鼓励闽台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在闽台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支持福州、厦门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闽台人才集聚平台。打造海峡两岸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台胞台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

  “与一线城市不同,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更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表示,既然南京市这样的强二线城市全面取消了限购,那么杭州市、成都市、武汉市、西安市和苏州市等城市也有望逐步取消限购政策。“预计先从郊区开始实施,如果市场仍面临销售压力,这些城市就有可能完全取消限购。预计最快到10月底,非一线城市限购将全面取消。”

  (十五)扩大社会人文交流合作。支持闽台两地各类民间组织开展常态化交流,鼓励符合条件的台湾民间组织在闽设立办事机构。支持厦门大学等加强涉台研究机构建设、与台湾各类智库交流合作。办好海峡论坛等两岸重大交流活动。实施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开展闽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等活动。发挥妈祖等民间信仰精神纽带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俗交流活动。鼓励台湾宗教界和其他社会人士来闽短期学修。支持闽台佛教、道教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平台企业促进闽台人文交流的激励机制。

吴辛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