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来源: 舜网
2024-06-13 00:24:34

  《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一书近日出版发行。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高度重视,就推动能源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能源保障和安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

  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

  ——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

  ——2024年2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2021年12月8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要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

  ——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兼顾,注意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4年2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strong>报价太高,Paxlovid医保谈判未成功</strong>

  据珠海边检总站介绍,目前拱北、横琴、青茂等珠澳口岸日均出入境客流量已逐步恢复至30万人次,预计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珠港方向客流短时间内将快速上升,中山、江门、九洲等对港客运口岸也将逐步复航开放。

  对此,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2023年1月6日,浙江省发布的《浙江省污染天气消除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提升产业集中度,钢铁冶炼企业数量减少到10家左右。

  “把向往的地方变成了去过的地方” 个人简历里写着“自然人文地理摄影师、设计师”的@悟空,工作地点在青藏高原上,也是旅行爱好者,他发布了“再见,2022,我的年度九图”,九张图显示出一个主旨——“没有什么比恶劣的天气更适合一次意义重大的启程”。 九图大多是深山险境里的工作图,同时也有着很难一见的美景,比如,带明星刘雯在雨崩徒步;在春天的多雄拉山,这里是墨脱传统徒步路线的起点,寻找西藏最早开的绿绒蒿;在云南甲应村拍摄高山杜鹃超级花海;在四川甘孜的甘白线,以及在雨崩虫草线考察,在梅里北坡工作。 其中还有几张照片非常“活在当下”,比如,在雨崩营地,博主把电视机搬到户外,看世界杯直播,以及在四川白玉县露营煮咖啡,等等。 @悟空在这个年度总结里感慨道,“不凝望其他地方,仅注视你能到达并经历之处;不遐想其他时间,无论多么遥远,仅思索你能到达并经历之时;不张望其他途径,仅追寻那为你延伸、为你等候之路;了解宇宙如同道路,许多道路,替旅行之灵魂所铺的道路”,并庆幸自己2022年还能坚持旅行,虽然经历过道路塌方,被堵在大山深处,并在车里睡了一夜,但是“出门多时,远游归来的你已是另一个人——你绝不可能原路返回。而我不得不走了很远的路,才走到这孤身一人的状态。”这些感言让很多网友心有戚戚焉。 记者看到,不少旅游博主依然坚持在2022年“把向往的地方变成了去过的地方”,@物言seven的年度九图,阐述了一个观点,“旅行的意义大概就是,用一张张美好的瞬间定格成画,是永不过时的情书”。

  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我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接受这样培养本土领军人才的思路,让我们能够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张梦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