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流行“养臭水” 专家:或对青少年身心产生多方面危害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8 10:44:32

  “在养臭水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对这些液体中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一无所知,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健康受损的风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副院长姚庆华表示,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不仅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对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也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如今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臭水配方”,会跳出大量的“秘籍分享”:将腐竹、番茄、狗毛、口水、臭豆腐汁、蟑螂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原料混合制成液体,放在教室中发酵后,静待瓶身爆炸,最终导致污秽液体直喷天花板,臭气冲天。

  “从所谓的‘养臭水配料表’来看,是有可能产生氨、硫化氢、甲醛等有毒气体的,蟑螂、苍蝇及老鼠等动物的尸体经过密闭发酵,也可能滋生大量细菌。”姚庆华表示,青少年在制作臭水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和安全意识,无法准确判断其中具体的有毒有害物质。

  而臭水可能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不仅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还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中毒症状。在姚庆华看来,这些气体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问题,长期暴露还可能影响肺功能。

  与此同时,臭水中的有毒物质还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当孩子们不慎接触到这些液体,或者闻到其散发出的气味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外,臭水还可能对皮肤造成刺激,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

  “更为严重的是,臭水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这些有毒物质可能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影响神经传导功能,导致头晕、头痛,甚至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姚庆华称,长期接触这些物质还可能对青少年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其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

  事实上,养臭水除了对身体造成危害,还可能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可能因为好奇或寻求刺激而参与这种活动,但长期接触这些令人恶心的物质和气味,可能导致其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确实对科学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渴望探索一些新奇的事物。但是科学探索是在严谨的实验下进行有目的探索,盲目地 探索并不能培养科学精神,更多的只是满足‘恶作剧式’的猎奇心理。”姚庆华说。

  据其官网介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是财政部管理的事业单位,作为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不明确行政级别。其主要职责包括: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经国务院批准,受托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

  厄尔尼诺现象,发源于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广阔海域上。早在17世纪,南美洲沿岸渔民发现每隔2~5年,太平洋表面就会出现异常温暖的海水。300多年后,海洋学家们意识到,这不是秘鲁沿岸的局部现象,其影响横跨整个热带太平洋地区,而且是更长周期的海温振荡现象的一个阶段,即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会在偏暖与偏冷之间波动,当海温异常升高时,就处于暖相位的厄尔尼诺现象,异常降低则是冷相位的拉尼娜现象,二者间是接近平均温度水平的中性阶段。整个自然周期被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就给本科生开了两门课程,一个是古代文学史,一个是《世说新语精读》。他的课,教室里总是满满当当,地上都坐满了人。

  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其发布的新闻稿中说,耶伦访华的目标包括,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促进互利的增长和创新,为美国劳动者和企业扩大经济机会。

  今年以来,九女峰已吸引游客接近20万人,仅“五一”期间就有2.8万人,客流量不仅带来了就业岗位,也带动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万元提高到2.6万元,村集体收入从平均8.5万元提高到21万元。

  他说,要既确保安全无死角、无盲区,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又顺应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尽显长沙夜生活特色和网红城市魅力。

吴柏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