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新田发展桑蚕种养 织就致富新“丝”路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4 09:32:47

  中新网永州6月21日电(肖亚湘 舒少君 郑时仁)夏日清晨,湖南永州市新田县三井镇茂家社区桑叶飘香,72岁的李启成带领村民们采桑、喂蚕。

  “以前从未想过,我 这个年纪了,还能有班上,每个月还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从农民到产业工人,李启成一脸自豪。

  2023年,从事桑蚕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的湖南英澜桑业有限公司在茂家社区建立小蚕养殖基地,探索村企联姻、小蚕共育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方式,打造集小蚕孵化养殖、研学、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种桑养蚕产业链。

  该公司聘请村民任共育员,采取工厂化、集约化方式集中养育小蚕,再交由合作蚕农喂养,为三十多位村民长期提供桑叶采摘、喂蚕、清洁蚕房等就业机会。

  共育后的小蚕发育整齐、发病率低,只需喂养20天左右便可结茧变钱。基地负责人李启美算了一笔经济账:“280个到300个蚕茧就有一斤,按照现在三十多块一斤价格,收入很可观。”

  茂家社区小蚕养殖基地还发动30余户家庭流转土地种植桑叶,公司派遣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待桑叶成熟后统一收购,把产业链上更多利润留给村集体、留给农户。

  产业有效益,群众有奔头。近年来,新田县积极探索“桑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向上延伸桑树种植、小蚕共育、大蚕养殖,向下对接蚕丝加工企业,形成上下游充足稳定的供给渠道。

  在新田县新圩镇程家村的一间蚕房里,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躺在蚕架上,负责人郑丽和村民分工协作,给蚕宝宝喂食桑叶,待蚕吐丝成茧,就会被运送到工厂,制作成蚕丝被。

  此前,郑丽和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回到家乡后把目光投向了桑蚕产业,以“公司+农户”模式免费提供苗木、肥料,发动村民种植200余亩桑叶,每批养蚕二十多万只,并和几名养蚕户一起开设了蚕丝被加工厂。郑丽还利用自身资源,定期在村里举行种桑养蚕、手工制被等技术培训,让十几名群众通过种桑养蚕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目前,新田县通过政策帮扶、资金扶持、技术引导,探索出“豆桑套种”“玉米桑套种”“蔬桑轮种”等发展模式,推广桑树种植1万余亩,100亩以上的标准化桑蚕种养基地20余个。(完)

  23点50分,首钢园高线公园犹如一条流光溢彩的光影长廊,将火红雄劲的高炉、晶莹剔透的滑雪大跳台和变幻多彩的晾水塔逐一点亮,拉开了迎接2023新年的序幕。“古都京韵”“双奥之城”“首都新篇”三个篇章,在三座巨型晾水塔上,通过光影流转的艺术手法,精彩呈现了北京七大世界文化遗产、燕京八绝和京剧等传统文化的魅力,重现了北京这座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的精彩瞬间,展示了城市活力焕新和首都民众生动绚丽的生活画面。

  6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主持首次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吸引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一系列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大举措,受到与会各方热情称赞。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波说,一年来,RCEP使成员国之间贸易投资各项成本大幅降低,有力促进了区域内贸易投资往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韧性更足、更加稳定,助力区域抵御外部经济动荡和冲击。

  2022年,赣州国际陆港开通了包括中老班列、匈牙利“中机号”、罗马尼亚等多条新线路,还增加了锌精矿、瓦楞纸、冷链生鲜、汽车等不同品类的进出口产品。

  <strong>线上新年登高活动开启 多家媒体同步直播</strong>

  针对老年人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普通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区别及应对等问题,新华社记者近日专访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特需门诊主任医师刘剑锋,从中医角度予以分析,并给出保健建议。

余欣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