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作品选登: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2 15:24:27

  □谢伟锋

  岁至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传统佳节之所以被我们摆在极高的位置,正是因为它对于中国人骨血中的精神传承,有着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塑造。对于端午节来说,它在传承和赋能中更加生机勃勃。看这一节日里的经典场景,能让我们对端午节根脉绵延、千年不绝的文化轨迹有更加清晰的感知。

  文化端午,品味岁月积淀的底蕴。传承是最好的记忆,开创是最好的永存,对于积淀了千年底蕴的端午来说,后人对于它的打开方式,始终离不开念兹在兹的“文化”二字: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包起粽子是有模有样,文化广场上《离骚》《楚辞》的诵声朗朗,大江大河里的龙舟在百舸争流、劈波斩浪,纪念屈原的原创音乐剧《九歌》正火热上演……深奥的传统文化看起来不易破题,但很多人已经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端午模样。“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端午节里的文化表演、民俗体验、非遗展示等活动遍地开花,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有了亲身感悟。

  健康端午,乐享辟邪去病的安康。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将艾草、菖蒲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对于卫生健康的着重,绝不仅仅是美好祈愿——“艾香”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具有东方智慧的先祖们早已经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积攒了辟邪去病的诸多经验,并在代代相传中注入了关于“安康”的理解和诠释。

  千年端午, 让传承溯流而上。从时光轴上看,端午节所走过的岁月太过久远,好在它并没有无奈蒙尘,也没有被现代旁落,而是在后人的传承中越擦越亮。解析端午佳节的深厚内涵,无需拉开太长的视野,一场仪式、一次咏唱、一片粽叶、一身汉服,都能从中感受到传统佳节里的灿烂辉煌。这种文化传承久久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肌理下、血脉里,让无数的人们向着更开阔的未来奔涌而去,同时也将端午的坚守与传承无限拉长。

  来源:红网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厦门1月30日电 (记者 杨伏山)春节假期虽已结束,旅游城市厦门旅游热度未减:连日来,鼓浪屿上岛人数连续突破4万人次,园博苑、植物园、胡里山炮台、山海健康步道等热门景区和景点也备受游客青睐。

  而ChatGPT完成这些工作甚至花不了1秒钟。从外观上看,ChatGPT是一个聊天页面,输入相关内容,ChatGPT会给出回答。但和之前的对话机器人相比,ChatGPT的能力显然强大太多。它对用户的一些简单问题对答如流,还可以按照用户指示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

  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中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建筑建材行业作为实体经济,将进一步合理整合优化优势资源,求生求变,加速整合,升级居住消费体验,持续推进行业集中度加强。

  1月27日,山西兰花集团莒山煤矿井下ZF1212炮掘工作面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4人被困。该矿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隶属于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属国有地方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正常生产矿井。(央广网)

  老谭名叫谭凌云,是广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还有3个月他就要退休了。1月17日零点50分,载着1400多名务工人员的K4562次列车缓缓从广州站发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昆明1月30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30日从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春节期间,为了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全便捷返岗,截至1月29日21时该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已组织开行1465趟“专车、专列、专机”,“点对点”有组织输出4.9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杨长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