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湖泊山野 看浙江乡村“咖啡红利”的秘诀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01 16:28:08

  中新社湖州12月17日电 题:深耕湖泊山野 看浙江乡村“咖啡红利”的秘诀

  作者 胡丰盛 黄彦君

  曾经的乡镇小学老师程铄钦,最近正忙着在北京、上海等地分享“致富经”,他从未预料到,因为开了一家咖啡馆,自己和家乡安吉走上了“大讲台”。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红庙村,一个废弃10余年的矿坑蓄水形成了湛蓝的心形湖,程铄钦和合伙人在这里建成了“深蓝计划X”咖啡馆。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这家店咖啡单日出杯量高达7132杯,刷新了全国单日单店销售记录。

  在浙江,“去村里喝咖啡”已蔚然成风,湖州市安吉县是一个亮眼的“标本”。这个常住人口58万人的浙北小县城,已有300多家咖啡店,而且大部分遍布于乡野之间,按人口密度来算已经超过了上海。

  如此规模,让许多人常有疑问,这条赛道是否会显得拥挤?

  在程铄钦看来,每一个乡村都有自然资源的禀赋,“村咖”并非同质化的复制。走红之后,他们曾进行复盘,最终摸清了“村咖”的经营逻辑,“我们在贩卖情绪价值。”

  正如程铄钦的判断,乡村咖啡的目标,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喝咖啡”本身。

  “自己村里人只会来体验一次,但整个长三角有两亿多人口,城里人节假日想要放松的状态,就会源源不断涌入乡村。”安吉彭湖村“半岛露营村”项目经营者周镇认为,乡村咖啡,面向的更多是城市居民。

  作为彭湖村文旅版图的一部分,“悬崖”咖啡馆开在半山腰,由废弃的水坝、山洞改造而成,步入店内可以欣赏到飞流而下的瀑布,走到山顶可以俯瞰周边风景。

  一家咖啡店带 动一个村,如今,咖啡馆周边已形成了露营地、互动农场等配套产业,让游客能够留下来。

  乡村咖啡的路如何走,经营者各有智慧,但没有疑问的是,业态聚集做成的大“蛋糕”,让更多人分得了“咖啡红利”。

  “我们已经为红庙村吸引来了100多个大学生,依托深蓝计划的物理空间,他们可以发挥特长,获得收益。”程铄钦说,这些有趣的年轻人,已经构筑出一个“乡村理想生活圈”。

  除了外来大学生加入,村里人也做足了村里事。用周镇的话讲,咖啡店的工作人员是“村里喊来的年轻人”,项目日常修缮维护请的是村里人,就连村里唯一一家杂货店,生意都比以往好很多。

  谈及如何让乡村咖啡“长红”,程铄钦坦言,如今“现象级”的业态频出,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能有一个机会,让县城或者村庄快速出圈,本身就极具意义。

  “消费者今天喜欢喝咖啡,明天可能喜欢喝茶,追热度是追不上的。”周镇说,经营乡村业态的底线,一定是坚守村庄特色,咖啡馆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村庄,但有些乡村适合餐饮,有些适合住宿,脱离同质化,才能建立业态圈。

  从咖啡馆出发,乡村正在探索共富的无限可能性。(完)

  虽然现下已然“通关”,香港防疫政策为何,相信也是内地游客关心的事项。其实最近几天,虽香港公布的每日新增新冠阳性确诊病例在万余以上,但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香港疫情高峰已过”。对于有游客担心在香港“中招”,以下则是赴港要注意的防疫事项:

  “乙类乙管”实施首日,在杭州出入境边检查验大厅,入境旅客正有序办理通关手续。来自浙江丽水的李煜洹通过中国公民绿色通道,约1分钟便办好了相关手续,回到了中国。受疫情影响,在葡萄牙工作的李煜洹已经三年没回家。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个党能不能长久执政,主要看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人民群众拥不拥护、满不满意。

  “生活又在向前流动了”—— 网友们的感慨正是人们信心与决心的体现。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的中国力量推动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不断向前。

  以往,机上旅客需在专区内完成卫生检疫、体温筛查等流程,并与其他抵达大连旅客形成空间上的物理隔离。而从8日起,境外旅客将不再需要前往特别专区进行集中隔离。

  当然洗手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经常会触摸公共物品的表面,在餐前触摸其他物体表面之后都要洗手,防止新冠病毒或者其他病毒病原的间接接触传播。

王柔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