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锁新场景 为实体经济插上智慧翅膀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5-30 08:34:08

  数字经济的崛起正重塑着经济发展模式,实体经济与数字产业的融合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有关专家表示,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全面向经济社会的各领域渗透,要通过数据赋能、创新驱动和技术变革,加快实现生产工艺革新、生产效率提升、生产协同优化,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进一步的推动效应。

  在河北石家庄,同福“馒头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食品工业生产线实现少人化操作;在浙江宁波,5G智能车间里热火朝天,无人小车搭载着原料穿梭不息;在江苏南通,智慧纺织工厂里只有几名工人巡检,机器传感器自动采集信息并上传系统……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业与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三年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培育了421家国家级示 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我国90%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5G应用在制造业质量检测、矿业生产等领域规模推广,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形成了200余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标杆。

  “数字化转型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之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将会促进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的产生,形成发展叠加倍增效应。”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是一道“选答题”,而是一堂“必修课”。

  数字技术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也助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型升级。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正在与农业、农村持续融合,通过优化传统资源配置模式,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机遇。在河北,“一个馒头撬动一连串产业”的故事正在上演,仓储式超市同福爆品仓创新采用了前店后仓、批零兼营的新型业态,将当地农商、经销商、终端商等联系在一起,给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带来了新的合作发展机遇,一起把馒头“送上网”,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去”。

  “这个爆品仓是我们共享科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实体经验的一次尝试和实践。”同福集团副总裁姚磊表示,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传统厂商(农商)、经销商、终端商所面临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通过建设智能化的数字信息平台,推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全方位赋能,实现智慧物流、集约运营、降本提效。

  “要想干得巧,农具改革好。”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智能信息平台成了农产品生产、运输和分销的“数字农具”。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感知等前沿技术的创新性推广应用,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字化供给。

  有关专家表示,从田间地头到物流经销,从超市货架到居民餐桌,数字化转型是目前农产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下一步,要加快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供应链,推动供应链流程可视、响应灵活、运作智能,实现农业供应链从弱集成、松散化向全链接、一体化的全面转型。(人民网 王檬对本文亦有贡献)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本就是涿州暴雨洪水频发的时期。但近100年来,涿州只经历过几次大洪水。2022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发布《涿州文化产业综合项目A01地块建设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其中提到,1963年8月2日~10日,涿州境内及西部山区连降大雨,各条河流洪水猛涨,涿州市被水围困,西面和北面淹没的深度约两米,“登城西望,一片汪洋,村庄难辨”,是最大的一次水灾。1996年8月,北拒马河发生1964年以来最大洪水,38个村受淹。再就是2012年“7·21”特大暴雨后,7月22日,上游来水从北拒马河行洪,造成4.8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在交通方面,研究基础设施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的杨赛霓提到,一座十年前设计的桥梁满足“50年一遇”的设防水平,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数据测算得出的标准。如果加入最近几年的数据后,可能十年前的“50年一遇”只相当于现在的“20年一遇”。

  吉达这次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当然有媒体冠名以“和谈”,但这顶多是泛指吧?俄乌冲突之后真正的和谈,该是俄乌两家坐下来谈。至于这次国际会议,无非与会者听取了各方代表就乌克兰问题所作发言,并就乌克兰提出的和平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拿气象导航数据来说,中国船队国际航行还需要依赖美日等国提供的数据,未来被“卡脖子”的风险较大。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日本在新加坡建立了信息共享中心,以反海盗名义谋求监控和控制马六甲海峡,此举对于航路安全具有潜在威胁。中国船舶交易和船舶服务缺乏数据标准和规范,数据不能很好地沉淀,也是另一个大问题。

  扬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谷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这类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监守自盗”的案件中,会考虑是否因其身份地位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危害,并在量刑时予以综合考量。同时,这个群体的身份也决定了他们可能同时存在高利转贷和违法发放贷款的罪名。

  与“60后”省部级官员群体相比,“70后”省部级官员知识化、专业化进一步加强。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60多位“70后”省委常委中,至少有55人拥有硕、博士学位,其中超半数拥有博士学位。

孙顺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