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退,-76.51%! 新纺退,-60.87%!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06 13:40:11

女子话费余额百元却被告知欠费移动回应被指涉嫌诱导用户充值jizzjizz印度,

  截至午间收盘,这两只股票跌幅分别达到76.51% 和60.87%。目前,这两只股票的股价分别只有0.35元和0.18元,市值分别只剩下1.21亿元和1.47亿元,投资者损失惨重。

  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此前因业绩恶化,早已被ST,年报审计和造假问题也早已披露。

  但不少投资者依然心存侥幸,博取困境反转。截至一季度末,中期退仍有2.65万户股东,新纺退有3.46万户股东,两家公司合计拥有股东超过6万户。

  中期退此前曾经多次试图注入资产自救,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该股自去年一季度末开始一字跌停,今年年初至今也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

  新纺退去年年报公布后就经历了一波大跌,但股价又稳定下来。当地政府为了自救,还增持了一些股权。去年11月份,新纺退公告,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新野县财政局累计增持总股本的2.6654%,增持总金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不含手续费),增持后实控人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96%。

  但今年3月份一波小反弹之后,该股基本上都在下跌,多数下跌是一字跌停。

  根据交易规则,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该公司股票会被摘牌,股票终止上市。

  中期退

  深交所的决定书显示,中期退被终止上市的原因是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2023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连续两年触及深交所相关退市规定。

  中期退前身是捷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原主营是国际货运体系业务及塑料异型材生产经营业务,2000年7月1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目前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服务业务。

  2007年5月,该公司公布,拟4318万元收购中期集团旗下辽宁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简称“辽宁中期”)90%股权;同年12月,该公司披露,拟2350万元收购中期集团旗下中期嘉合期货经纪有限公司49.67%股权。

  2008年2月21日,这家上市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中期”。2009年10月,该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期期货拟吸收合并中国国际期货和中期嘉合,并更名为“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同月,其控股股东北京恒利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中期集团有限公司,姜荣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进入2010年,中期退拟进一步向控股股东等收购国际期货等资产的重组动作均告败。

  2022年,中期退业绩恶化,当年营收3178.17万元并亏损339.91万元,公司股票因此于2023年5月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当年财报被出具包含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2023年度报告被其审计机构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中期退年报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董事会的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不一致。据其说明,因中国中期资料保管分散、公司人员变动等,会计师开展2023年度内控审计时,未能对重要流程和控制环节获得充分的证据和测试样本,导致会计师无法对中国中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5月6日,中期退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随后5月13日,该公司提交听证申请,于5月29日遭下发终止上市决定。

  新纺退

  新纺退退市的主要原因是连续两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这些情形均触及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中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条件。

  2023年,新纺退就因2022年财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今年3月22日,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该公司立案。

  经河南证监局查明,2016—2022年,新纺退连续7年涉嫌财务造假,具体做法包括通过以虚假交易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重复确认收入、以母子公司之间购销业务等方式虚增、虚减营业收入、通过虚增产成品数据等方式虚减营业成本、虚增存货及虚增研发费用等。

  2016—2022年,新纺退涉嫌通过上述方式累计虚增收入达57.08亿元,累计虚增利润达16.33亿元。其中,2016—2022年,虚增利润额分别占其当期对外披露利润总额(调整前)的159.81%、115.62%、65.78%、180.47%、199.63%、1013.30%、53.41%。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