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2024年退市与上市公司数量接近平衡,原因是什么,有何启发?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1 17:08:50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晨光

  港股上市公司退市数量保持高位。

  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611日,港股今年退市的公司有21家。其中,私有化7家,被取消上市地位有13家,一家为自愿撤回上市。相比之下,2023年退市的港股企业为58家,2022年为64家,均保持高位。

  相比之下,今年港股截止到目前一 共有24家公司上市。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近日表示,预计大型IPO将重现市场,目前有100家企业正在港交所排队上市。

  虽然港交所的IPO呈现出一定的复苏态势,但是其IPO的数量相比于去年同期仍然同比减少11.1%。相比之下,被取消上市地位一项上,2018年以该原因退市的公司数量仅为4家。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之所以退市公司数量较多,主要是疫情以来,部分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业绩出现下滑。此外,有公司是以前有一些潜在的问题爆雷了,这种情况之下,自然就是退市的比较多。这类公司一般市值较小,流动性较低,且股价较低。另外,港股的退市新规也有影响,现在主板停牌18个月之后就要强制退市,这就是说,公司如果停牌时间过长同样面临这样的风险。

  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条例,即所谓“快速除牌”机制,主板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港交所有权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主板《上市规则》第6.01A条)。

  此外,GEM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GEM《上市规则》9.14A条),港交所有权取消公司上市地位,也可视乎个别停牌公司的具体事项和情况随时刊发除牌通知。港交所还会给停牌上市公司一个补救期,如果在补救期内未能复牌,港交所就将其除牌。

  独立股评人岑智勇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取消上市,一般都是公司表现差、有问题。私有化,一般是大股东觉得现价未能反映公司真正价值,所以趁便宜时选择进行私有化。

  “因为H股的交易量较低且流动性有限,导致公司难以在港股市场进行融资;H股回购要约落实能够为接纳的H股股东带来一次性投资收益;另外公司能够节省与H股上市监管合规相关的成本及费用。”中集车辆表示。

  针对自愿撤回上市的行为,岑智勇指出,因为上市也需要成本,所以会一并考虑。

  有资深港股分析人士向记者分析称,部分公司上市以后,没有成交量,但是为了保持公司的上市地位,又需要有各种各样支出,同时还要面临正常的监管,这里面存在很多不方便的因素,如果这家公司在香港既没有成交,也没有人关注,这就意味着几乎已经失去了融资功能。

责任编辑:何俊熹

  “嘭!”年过花甲的摊主郭连兴凭借爆米花出炉的声音成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赶集人随即寻着袅袅白烟和四溢的米香前来购买美食。家住大集附近的郭连兴,每逢集市日便带着家伙事儿来赶集。“这种爆米花在市里可吃不到,不为挣多少钱,来了看看人、拉拉呱就非常高兴。”

  8时许,在CZ309航班的登机口,旅客开始排队登机。他们中,有人准备开启一段全新的旅行体验,也有人将在几个小时后与家人团圆。

  此外,据秦传滨介绍,由于提前开展提案征集和培训工作,提案质量不断提高,集体提案数量增加,大多数提案选题准、调研深、情况明、分析透、建议实,意见建议既考虑到民众的愿望和诉求,又兼顾到实施的条件和时机,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涉及民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社保等民生方面的监督性提案数量增多。议题相对集中,提案重点围绕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共同富裕民生改善、文化强省“两创”建设、绿色转型低碳发展、风险防控治理创新等提出建议。委员通过提案履职积极性不断提高,提出提案的委员530人,占委员总数的61.2%;以第一提案者名义提出提案的委员462人,参与联名提案的委员159人。

  李家超指出,郑雁雄主任熟悉广东省的情况,在协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及参与大湾区建设方面必定事半功倍,踏上更高台阶。(完)

  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强化服务和保障成为实施重点。

  <strong>三、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strong>

黄彦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