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李玉民翻译艺术研讨会”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2 12:34:07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贾天勇) 由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李玉民翻译艺术研讨会”30日在校内实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李玉民是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著名文学翻译家。他在中法建交的元年便到法国留学,是中法甲子情谊的见证者和中法文化交流的摆渡人。李玉民译著等身,迄今为止,译文字数已逾3000万字,其中半数为国内首译,曾获傅雷翻译出版奖、国家图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主持开幕式。他表示,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甲子情深,60年光阴不仅见证了中法友谊的源远流长,也预示着中法关系将开启新征程、更上新台阶。在两国文化交往史中,翻译作为沟通文化、传递思想的桥梁,承载着重 要的使命与责任。

  研讨会上,李玉民风趣幽默地谈论了自己对翻译的感受和自己独特的翻译方法。他表示自己现在翻译作品的时候不再以那些大的文学流派为纲了,而是主要关注细节的、微妙的东西、找准每个作家文笔中独特的风格。他还表示支持重译,希望不断的有后人去超越原有的译文。

  谈到对翻译的执着,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杨国政认为李玉民有着一生专注一件事的工匠精神,以及将生活的艺术和翻译的艺术相互融通、享受其中的人生态度。

  法兰西共和国学术棕榈勋章获得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车琳教授以“一个生动的翻译家”、“一个站着的翻译家”、“一个蹦蹦跳跳的老师”来形容李玉民老师,并在发言中谈到译者的隐形和译者的主体性,提到李老师每本译作的译后记和序言正是对该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

  最后,法语系两位学生黄吴蔚、王凌森为与会者带来了诗朗诵——缪塞的Pâleétoile du soir,李老师将之译为《淡淡的晚星》。

  当天,来自法国驻华大使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有关专家,以及媒体记者参加了研讨会。(完)

 

  <strong>英国首相苏纳克:英国的问题不会在2023年消失</strong>

  胸襟宽广,心系苍生。中国不止关心“我”,还关心“我们”,关心“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的今天,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针对不断上升的全球安全挑战,中国推动五核国领导人就防止核战争发表联合声明;针对肆虐全球的粮食和能源危机,中国呼吁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针对气候变化,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这是胸怀天下的大国襟怀,也是大道之行的大国担当。

  我们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

  “两江分割、三镇鼎立”的地理格局决定了武汉城市交通最大的瓶颈是过江问题。过去10年,“轨道上的武汉”不仅刷新了武汉人的出行体验、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同时也构建起这座超大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英国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感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双奥之城”兑现冰雪之约,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更加自信、开放、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中国。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开启了恢宏的发展新篇章。中国的繁荣发展,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沈君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