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叶雕非遗传承人:让千年技艺焕发新彩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6 00:02:24

  中新网咸宁6月5日电 题:“90后”叶雕非遗传承人:让千年技艺焕发新彩

  作者 卢琪 胡传林 蔡祖峰

  不论是人物、建筑繁多复杂的《清明上河图》,或是层次分明的《千里江山图》,在一片片薄如蝉翼的树叶上都纤毫毕现。这些令人称奇的叶画均出自湖北咸宁“90后”小伙丁力之手。

  丁力介绍,叶画前称为叶雕,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借助叶子的纹理、脉络,“取舍叶肉,挥毫点染,浮生万象镶嵌方寸之间”。

  近日,“千里江山”——叶画艺术展在杭州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观赏。在灯光映照下,一幅幅叶画流光溢彩,有的如剪影般简洁,有的如苏绣般精美。该展览的主创正是叶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丁力。

  走进丁力的工作室,一张木桌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矿 石、颜料和各式各样工具。只见他左手用勾线笔将颜料轻轻点在叶片上,右手持银针一点点刺入叶脉,小心翼翼地在巴掌大的叶片上刺染图案。

  提到刺染,丁力说:“这是需要非常专注的工序,不能用放大镜,尤其要掌控好刺染力度,稍有差池,整幅作品前功尽弃。”

  从一片树叶到一幅完整的叶画作品,要历经选材、清洗、揉制、浸泡、蒸煮、设计、制图、刷蜡、刺染、喷蜡等60多道工序。叶画的制作工序环环相扣,一件作品往往要按月计时,甚至是按年计时。由30片叶子构成的叶画版《千里江山图》,丁力就用了近4年时间完成。

  丁力深耕叶雕、叶画已有20年。他回忆说,13岁在艺术展第一次见到叶雕,就对这门艺术着迷,不知不觉竟看了两个小时,也由此结缘“叶雕大师”第三代传人,成为其关门弟子。

  在师傅的指导下,丁力的叶雕技艺日渐精进。但师傅教导他,年轻人要不走老路、不断突破。他尝试着不拘泥于叶雕,用不同尺寸的笔在叶子上作画,但再细的笔画在经脉繁多的叶子上,图案始终不够精细。

  此后,丁力到各地求学求教。在云南,古法纹身让他突发灵感:以针为笔,将颜料刺入叶子经脉,但刺染的颜料顺着叶脉晕染得厉害。经过多年探索,他运用在四川学到的蜡染技艺,为叶片刷蜡固色,成功解决了叶面晕染及防腐问题。“没想到恰恰是蜡染、古法纹身这些传统技艺,让叶雕有了新的生命。”丁力说。

  在丁力看来,非遗技艺要先传承后创新。他结合工笔、水彩、水墨、油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10年间研究出叶脉刺绘画、叶脉渲染画、叶脉墨染画等多种叶面制作手法。

  如今,丁力的叶画作品不仅走出湖北,更在日本、法国等国家参与和开办作品展,人气颇高。“我觉得这既是叶雕技艺本身令人惊叹,也是作品呈现的中国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丁力说。

  埋头创作叶画之余,丁力乐于学习视频拍摄、剪辑,在各社交平台分享叶雕和叶画作品和技艺,获得不少网友关注。“我的徒弟年纪最小的才11岁。”丁力说,从手艺人到“守”艺人,他尝试以展览、体验课、收徒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叶画,也期望年轻人爱上这项技艺,在方寸树叶上绘出新的故事。(完)

  罘,传说是秦始皇造的字。秦始皇曾三次到烟台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始终未果。晚年时,大臣建议再去找寻,秦始皇因年老体衰,未能成行。大臣禀奏说去过三次的渔村尚未取名,请始皇赐名,始皇帝给此地取名“芝罘”,芝字取灵芝之意,罘字取第四次去不了之意,罘字读音取自中国吉祥字“福”。

  新列车可以实时传输列车行驶期间关键设备的数据,让工程人员远距离监测列车运行。赵键培对Q-Train配备的智能服务器感到很惊喜。他走上停在车厂轨道上的一列Q-Train,进入驾驶舱开始向记者展示。

  “车长在列车管理系统上可以看到更多列车运行的资讯,还可通过系统控制车内不同的设备。”赵键培指着仪表盘娓娓道来,“如果有乘客通过紧急通话器和车长沟通,车长在处理完乘客的求助后直接在驾驶室内就能远程重置系统,这样可以让列车更快捷地重新投入服务”。

这是神舟十五号乘组的第一次出舱任务

  茶胶省巴提县达弄村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以南约60公里。规整的高棉风格吊脚楼、平坦宽阔的乡村公路、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发电板、崭新的清洁水生产站……这个颇为现代化的村子,正是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所在地。

  今年国家气象中心新增整地、灌溉、移栽气象适宜等级预报格点产品,各地研发多款风险预警产品,广西南宁市开展多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江西气象部门今年继续扩大早稻早播早育气象服务推广范围……气象科技有力促进了智慧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全力保障减灾增收。

黄玉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