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聚焦“双中心”建设 促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提升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22 06:57:05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张一辰 宋宇航)“西安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科创资源富集。我们坚持以‘双中心’和秦创原建设为引领,全力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20日表示。

  当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聚力‘八个新突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2022年底,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全国第四个具有“双中心”定 位的区域。

  谈及一年多来,西安“双中心”的建设推进情况时,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江霞表示,在“双中心”建设的引领带动下,全市“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西安由2022年第22位上升至第19位,首次进入全球前20序列。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25万家、1.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42%,创新驱动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介绍,西安市“双中心”建设55项目标任务均按时序进度顺利完成,目前新材料陕西实验室获批建设,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实验室、未央区武德路创新街区进入试运营,西安理工大学科创城开工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企业320家次,贷款额14亿元(人民币,下同)。西安创新投资基金已累计注册36支市场化子基金,认缴规模223.48亿元。

  江霞表示,未来,西安将重点聚焦“双中心”实体化运行,强化校地融合发展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实施“一校一策”,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打造西部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推广“校招共用”引才模式,建设一批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支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科研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完)

我想去看一场热闹的灯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内,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呱呱坠地。从社区到医院,所有人同心协力,确保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产妇顺利分娩,守住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高精度生命全景时空基因表达地图绘制。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汪建、徐讯领导的团队基于自主DNA纳米球测序技术,研发出高精度大视场空间转录组技术,将认识生命的分辨率推进到500纳米的亚细胞级,相比过去同类技术,分辨率提升200倍,视野大小提升483倍。华大基于该技术联合中科院、南方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绘制出小鼠、果蝇、斑马鱼、拟南芥和蝾螈等重要模式生物迄今最高精度、最全面的时空基因表达数据集,并发现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全新细胞类型。该系列成果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热烈反响,推动成立中国科学家主导的时空组学全球联盟,吸引来自25个国家190余科研团队参与。

  “澳门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很低,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发展,疫情的冲击更凸显了产业结构失衡加剧经济困难的问题。”贺一诚说,痛定思痛,一定要实现产业多元发展的目标,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澳门今后的主要方向。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宁1月19日电(李隽)19日,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举办2023年春节留学生慰问活动暨迎春联欢会,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土库曼斯坦、也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齐聚一堂,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喜迎中国新年的到来。

  勤务结束后,侯志泽在休息区操着乡音和远在河北的父母通电话。电话里,他告诉父母自己回家的车次和时间,并一再嘱咐年夜饭简单就好。

吴淑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