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内蒙古行觅商机 新能源受关注

来源: 大河网
2024-06-06 23:33:00

  中新社呼和浩特6月6日电(记者 张玮)6月5日至6月7日,近40家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机构开启“内蒙古行”,考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多家企业觅商机。

  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松井学考察呼和浩特市的新能源企业后,对当地的新能源产业产生浓厚兴趣,“之前,我们和内蒙古的合作大多在羊毛、农产品出口等方面,现在对于氢、氨、醇等新能源产业的出口也很关注。”

  而对于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德谷昌也来说,他是和内蒙古有着35年深厚情谊的“老朋友”。1979年,世界500强企业三井物产和鄂尔多斯集团建立羊绒贸易后,又共同出资成立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接下来,我们会在内蒙古继续扩大投资和贸易的事业,尤其是绿氨、绿醇、绿铝、氯氢等具有绿色属性的产品。”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贸易馆副馆长文恩惠介绍说,截止到2023年,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共有28700家企业,投资金额为939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90%以上是制造业。

  “目前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正处于转折期,随着中国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新的投资机会也再次出现。”文恩惠认为,在碳中和、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新增长产业领域,韩中之间将会有非常多的合作机会。

  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1. 5%,实现了7连增;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7家,增长了3.2倍。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杨进表示,外资企业带来了领先的技术设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优质的产品服务,成为内蒙古与世界经济发展先进水平高端领域连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地震发生后,不少河源民众通过社交平台表示有震感。“我当时正趴在床上玩手机,突然感觉床在晃动,吓了一跳。”河源市民田小姐说。

  杨某某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绵阳当地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头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过后,绵阳开始灾后重建,该组织盯上了这个商机,成立公司,开始长期垄断当地商品混凝土行业,众多建筑商迫于压力,不得不用其混凝土。

  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方面,《措施》提出,实施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鼓励中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专项计划;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岗位推送、劳务输出等服务保障,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加大对长期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

  新的一年,维萨希望筹备已久的新菜单能够尽早推出,让更多中外顾客享受丰富的地中海美食。“之前的疫情虽然带来了困难,但是我们不断克服,变得更强。现在疫情防控更加优化,已经过了艰难时刻。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因此我们相信2023年的生意会更加红火。”

  <strong>服务研学</strong>

  黎巴嫩政治学者穆尼尔·穆汉纳认为,在叙利亚遭受地震后,美国继续封锁叙利亚是没有道理的。“美国今天有义务为饱受苦难的叙利亚提供一切支持。美国正面临决定性的道德考验,没有哪一条法律阻止它帮助叙利亚。”

林家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