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横空出世 玉米市场又开始极限拉扯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21 15:02:14

  来源:中华粮网

  前脚玉米刚开启新一轮大跌,正跌得晕头转向的时候,突然1月11日,中储粮官网的一则公告横空出世,又把玉米市场给“炸”懵了。

  公告显示,按照有关部门工作安排,中储粮集团公司及所属相关企业将于近日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2023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具体收购库点等相关信息及时通过所在地媒体向社会公布。

  真是字少事大,这短短几句话包含了5个信息:

  一、中储粮近期将增收玉米。(2023新玉米)

  二、增收地区为东北等玉米主产区。(东北地区是确定的,其他还有哪儿暂不知)

  三、增收规模待通知。

  四、收购价格未知。

  五、此次增收是有关部门安排的。

  这一消息出来后,玉米市场又开始极限拉扯。

  那么,这则公告背后释放了哪些信号?到底能不能挽玉米之既倒呢?

  在分析之前,得先接着昨天的话题交代一下。昨天我们提到了玉米到底还有没有“救”了?并且提到了玉米的3根“救命稻草”:

  第一根就是天气。为啥是天气?天气改变不了供需呀?对对对,改变不了,但是天气能暂时止住玉米的下跌。昨天我们分析了,玉米的下跌是墙倒众人推,你一把,他一把,越推越猛,情绪那个劲儿一上来,还真不太容易止住。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有个外力干扰一下,让市场情绪冷静下来。当然天气也有弊端,会再次把卖压延后,但玉米都跌成这个样了,说实话顾不上以后了,先稳住眼前吧。

  第二根是渠道商及大企业开始收粮。也许有人会问为啥不是企业备库呢?因为之前分析过了,需求低迷,企业即便备库,这个增量也是有限的,庞大的卖压砸过来,企业也根本接不住,所以还得中间有人接着才行。但渠道商及大企业们啥时会出手呢?不知道,这主要取决于他们认为什么时候玉米跌到底了。

  第三根就是政策收购加大力度。结果这还没说呢,政 策收粮就已经出手了。

  那为什么认为这3根是救命稻草呢?

  因为它们解决了两件事:一是天气以及政策收购的增加,解决的是市场情绪问题,至少能让情绪冷静下来,别太过于悲观。二是渠道商及大企业的收购,以及政策收购是实质性地缓解了卖压的问题,说实话下游需求短时间很难提振,需求增不了那就只能从缓解供应上想办法。

  说到这,我们再来说中储粮的这则公告,会对玉米市场有哪些影响?到底能不能“救”玉米?

  第一,更大的作用是情绪上的影响。虽然具体增收的规模以及价格等都还没有公布,但是从之前的表现来看,预计价格更多的是一个随行就市的行情,大幅提振的几率不太大。因为玉米价格回落本来就是趋势,只不过这个跌法有点太猛,如果这时候“中字头”突然大幅提价,可能会把市场进一步给搞懵圈了,而后续玉米的风险会更大,这显然不利于稳粮的基本政策。所以这更多的是一个情绪上的信号释放。

  第二,释放玉米到底的信号。这也是收粮主体最关心的问题,大家都想抄底,但又不知道底在哪儿,所以你看我,我看他,谁也不敢当这个先吃螃蟹的人。而随着中储粮这则增收公告的发布,不一定能刺激玉米上涨多少,但是玉米到底的信号却十分浓烈,这对于促进玉米的购销是有一定帮助作用的。

  第三,稳定市场的信号。不得不说,这一公告发布的时间很巧妙,正在玉米跌得止不住的时候,这突如其来的一则公告就像一场及时雨。不少人认为这是明确的提振玉米的信号。

  但新农观对此有所保留,虽然期货市场率先反应,直线拉涨,但还是那句话,市场的反应永远是“买预期卖事实”,对消息的反应要比消息落地的反应更大。

  而对现货市场的提振作用有限,再加上考虑到仓容规模,玉米供强需弱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因此理性看涨,择机买卖才是最优选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新农观

责任编辑:戴明 SF006

中央海岸水手队将库尔卖给纽卡斯尔队,获得了大约62万澳元的转会费。

今年的赛程比以往要缩短了几天,是11月20号开幕,12月18号结束,这也是为了给之后的欧洲联赛让出更多时间来。

虽说我们都不太明白对方说的东西到底有多精彩,甚至有时连对方说的人名都感到陌生,但也能聊得其乐融融。

继东道主卡塔尔队之后,亚洲最强的伊朗队在本届世界杯亮相,但2比6的结果着实出人意料。就像伊朗队主教练奎罗斯说的那样,上半时就0比3落后,比赛其实已经结束了。不过,必须要说,不是伊朗队“太烂”,实在是英格兰队发挥太好,而且还有好运相伴,于是伊朗队就只能当背景板了。

潘帕斯雄鹰会翱翔在卡塔尔的上空吗?

踢世界杯是萨卡儿时的愿望

陈静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