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弟子”走进浙江宁波花式过端午 感受地道中国味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8 07:38:58

  中新网宁波6月7日电(林波)折粽叶、填米饭、打绳结……端午临近,“洋弟子”们走进浙江宁波花式过端午,感受地道中国味。

  在宁波市江北区外滩街道盐仓社区内,粽叶飘香,歌声悠扬,来自摩洛哥、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家的十余位国际友人与社区居民齐聚一堂,讲民俗、包粽子、玩转非遗,共庆端午佳节。

  在阿姨们手把手教学下,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利亚斯连包了三个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包粽子,挺有意思的,多练习几次就会了”。

  包完粽子后,利亚斯还将粽子“打包”带回学校,与其他朋友一起分享。

  “端午节就要吃粽子,甜咸我都喜欢。”来自西班牙的“中国女婿”乔恩在该社区生活了十余年。活动现场,他用带来的手风琴为大家演绎了一曲《我爱你中国》,“虽然也会想念在西班牙的家人,但现在我的家在中国,我很爱中国,也很爱中国美食”。

  据盐仓社区党委书记魏柳燕介绍,该社区内居住着较多国际友人,平时也会开展活动让大家更好融入社区,“恰逢端午佳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国际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无独有偶,在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长岭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身着传统汉服的“洋弟子”们好奇地围聚一起学习包粽子,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

  “我们是第一次教国际友人包粽子,没想到他们包得很专业!”形状各异、憨态可掬的糯米粽让有着40年包粽子经验的当地居民钱霞连连称赞。

  “粽子软糯糯的,跟我家乡的米糕饭有点相似,我相信粽子在我的家乡也会大受欢迎。”来自毛里求斯的“洋弟子”理查品尝碱水粽后如是说。

  “不管是我身上的汉服,还是艾草船,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独特。”来自罗马尼亚的“洋弟子”米茹娜受访时表示,平时她也经常将生活中的点滴通过照片的形式与家人分享,“希望下次可以带着家人实地感受中国文化之美”。(完)

  自唐开元以来,福建的名称始终福字当头,“福文化”早已植根于闽山闽水,丰富的“福文化”艺术元素在历史长河中焕发各自的生机,流变至今,始终是福建人喜闻乐见的祥瑞主题。

  “XX的会员,谁有?”当共享视频会员成为一种省钱之道,“有偿共享”已经形成了一条黑灰产业链。

  春节返乡,是一年中翘首期盼的时刻,但返乡后仍要做好防护。

  为了能够更安全、更健康地过春节,远途出行以及返乡的人员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返乡后,免不了要走亲访友、聚餐聚会,此时应该如何做好防护措施?来看我们对相关防护要点进行的梳理。

  当时,陈济任六中队中队长。因为家庭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他萌生了转业到地方发展的念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昌1月11日电 (刘力鑫)江西作为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将生态价值体现为经济价值,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正在召开的江西省两会上,江西省政协委员建议要完善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一关键路径。

黄冠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