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杂技演绎中老铁路建设“绿色往事”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1 18:27:42

免费污茄子「本当」  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指导处一级主任科员 田涛:我们在各级的政府服务大厅公开展示,让群众可以去监督,形成各地比学赶超的这种氛围,来助力营商环境的持续绩优(优化)。bK0n9V-ULbcGBV4ruxQynE-精湛杂技演绎中老铁路建设“绿色往事”

  中新社昆明2月11日电 题:精湛杂技演绎中老铁路建设“绿色往事”

  中新社记者 缪超

  一条名为《热带雨林》的杂技节目短视频2月11日在中国多个社交平台传播,颇受网友好评。“居然以杂技表演重现中老铁路建设中的绿色往事,好有创意!”有网友表示。

  《热带雨林》出自2月10日晚播出的2024年云南省春节文艺晚会。杂技演员用力量与技巧,艺术化演绎了中老铁路建设中,工程师们在设计野象谷自然保护区周围人与生态交叉的最敏感区段铁路时,为实现飞鸟不可网截、大象正常通行等高标准,在地质生态复杂的崇山峻岭中另辟蹊径,践行绿色“一带一路”理念的故事。

  中老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从勘察选线开始,就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环境敏感点、城镇规划等因素,仅中国段就曾出台线路方案60多个,研究线路总长约1.4万公里。最终确定了一个经济、合理、环保的线路总体方案。

  “在长达五年多的建设过程中,为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2022年起,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就策划并挖掘这些故事,创作了大型杂技轻喜剧《野象谷》,《热带雨林》正是其中一个片段。”《野象谷》编剧、杂技总设计董争臻告诉记者。

  “创作《野象谷》之前,我们专程到中老铁路野象谷站调研采风。”董争臻说,野象谷车站与亚洲象自然保护区毗邻,远眺车站,就像一只亚洲象挺着象牙在热带雨林里悠闲漫步。

  董争臻在采风中了解到,野象谷站前后段铁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前期调查了亚洲象的分布和迁移通道,最终将线路走向避开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通过延长隧道、以桥代路、设置隔离栅栏和声光屏障等措施,将铁路建设对沿线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建设者们还调查听取沿线各地的环保、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以及受影响民众的意见,尊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这才得以成功绕避各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环境敏感点,降低了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转眼间,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已满两周年,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产业迸发,构建起一条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铁路黄金大通道。如今,一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中老铁路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助力共建国家提升民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保障水平,还促进了环境权的保障。

  董争臻说,作为艺术工作者,将倾力创作好《野象谷》,“带给观众惊险又美妙的视觉体验,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向世界传递绿色‘一带一路’理念。”(完)

品味昆山:水韵悠悠醉江南

  中国话从何而来?经历过哪些发展?缘何成为如今的模样?近年来,文艺作品系统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国话的起源发展和独特魅力,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根植于血脉的“语言”新风潮。近日,以语言为主题的文化纪录片《中国话》通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梳理,以广阔的视角和具象化的表达,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语言图景,展示中国话的波澜壮阔与意义深远,弘扬语言之美。

  优美生态环境是人们的共同向往和期盼。我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绿色发展和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目标,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