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厦大学子齐上“思政大课”对话嘉庚精神

来源: 光明网
2024-06-07 14:59:38

  中新网厦门3月2日电(李思源 李敏)2024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为进一步挖掘嘉庚精神时代内涵,更好赓续和传承嘉庚精神,近日,厦门大学在开学第一天进行了一场特别的“思政对话”大课。

  课程邀请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水涌教授作题为“陈嘉庚:历史与精神”的报告,线上线下约16000多名学生参加思政大课。

  朱水涌从“下南洋”“办教育”“走延安”“回祖国”四个部分讲述了陈嘉庚先生矢志不渝的一生。

  陈嘉庚一生跨越了晚清、民国、抗战、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他的人生轨迹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朱水涌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嘉庚先生归国办教育的初衷,正如嘉庚先生所言,“久客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其兴办教育、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学子。

  朱水涌强调,嘉庚先生的这份爱国为民的情怀与中国共产党“为 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完全契合的。他讲到,1940年嘉庚先生到了延安,中国共产党的“延安作风”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并指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嘉庚先生选择了跟随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积极带领华侨支持抗战及参与新中国建设。

  尽管嘉庚先生一生也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中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嘉庚先生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在海外特别是华人圈也备受推崇。

  听了讲座后,同学们深受鼓舞。在讲座互动环节,朱水涌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鼓励他们学习陈嘉庚“诚毅自强”的思想品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厦门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以一系列硬招实招,打造多元互动的立体式课堂,让思政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完)

  出色演技撑不起套路化情节和不合理人设

  市场信心持续增强

  “过去一下雨,污水沿着村庄、农田沟渠就会流入洱海。”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许稳说,为了搞清污染源,科技小院师生们在古生片区构建了“六纵七横”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输移—入湖动态监测网络。

  过半人身险公司未能盈利

  “大象”转身之困,既在于企业对过去思维定势和旧有路径的依赖,也在于庞大组织结构和复杂低效流程的拖累。其实,面临赛道切换时,“既要又要”两个目标同时存在,常常使得越是成功的车企,越会显得左右为难。此前,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也刚刚卸任。与丰田章男在电动化上的“保守”相比,迪斯虽然更加激进,但也在集团内部饱受争议。而软件开发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和预算超支,最终成为其不得不下课的导火索。

  潍坊青州市花木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花卉种植历史,素有“东方花都”之美誉。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3.1万亩,年交易额达120亿元(人民币,下同)。

王亦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