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三期设置“超长待机” 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呼吁耐心资本

来源: 半月谈
2024-05-29 08:05:58

  证券时报记者 阮润生

  日前,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三期”)注册成立,以超预期的注资规模,超过往常规的经营年限,超级豪华的股东阵容,彰显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再度激发了产业和资本市场的信心。在此背景下,近期相对沉寂的半导体概念股活跃度陡增。

  本次成立的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达到3440亿元,创历史记录。股东结构中,除了财政部、国开金融等“老面孔”外,新增了六大国有银行,出资合计1140亿元,占比约1/3,地方国资股东队伍则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广东(含深圳市),对应国内三大集成电路聚集区,而产业投资者规模相对减少。

  相比前两期,大基金三期更为显著的特色在于“耐心”,设置了更久的经营年限,从一、二期的10年延长到15年。银行股东也在公告指出,参与出资大基金三期的注册资金将自基金注册成立之日起10年内实缴到位,时限也超过了有限公司5年的实缴年限规定。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无疑考验着资本精挑细选的能力和长期守候的耐心。大基金的设立开启了产业发展新模式,累计两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产业发展阶段、投资特点等因素考虑,大基金也需要变得更加有“耐心”。

  有从事半导体封测材料行业的上市公司研发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如果没有国产化机遇,很多材料类型他们根本不会涉足尝试。但是材料研发往往需要长期磨合试错,约定 期限交不出成绩,就面临着被“叫停”的风险,希望客户、股东都能多给一点耐心。

  经济学中“低垂果实定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过往国产半导体从易到难,逐步攻克的发展进程。据行业协会最新统计,以半导体材料为例,国内半导体材料在12英寸45纳米-28纳米工艺用材料品种覆盖率超过70%,先进存储工艺用材料品种覆盖率超过75%。另外,中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业中,内资企业占比迅速提升,但仍然低于外企五成占比份额,且集中在中低端产品。

  目前,大基金三期对外投资重点还未正式披露。记者从半导体业内人士采访获悉,大基金三期有望增加覆盖人工智能芯片环节,在HBM(高带宽内存)产业链扶持大型晶圆厂,资本投资需求更加大。这意味着后续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战略创新还是技术攻坚,都将面临着啃“硬骨头”环节,承受着更高风险,也更需要资本的精心陪护、保驾护航。

  同时,半导体产业自身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当遇到产业周期上行时,在早期项目估值较低、退出通道畅通等背景下,投资人可以轻松获得数倍的投资回报;但反之,投资收益亏损难免。有产业投资者反馈,半导体一二级投资市场闭眼套利的时代已经终结,当前退出已经居于首要任务。

  公开资料显示,大基金一期盈利高峰在2020年,当年实现净利润约420亿元,2021年降至约375亿元,成立较晚的二期在2021年实现净利润约52亿元,但到2022年大基金一期、二期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相比一般基金,大基金肩负着产业培育重任,对接着国家战略、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等多重使命,成为耐心资本不仅需要更久投资期限,还需要更优秀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考核者在长维度视角下设置更科学、专业的业绩目标,不断完善监督追责机制,让钱真正花在国产集成电路产业的“刀刃”上。

责任编辑:杨红艳

  第三,实施外贸保稳提质行动。具体包括3条:一是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二是发挥稳外贸政策综合效应,按照国家要求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优化国家外经贸发展和我市商务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三是加快发展新型国际贸易,争创首批“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和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9/2897717980.jpg" alt="" /></a>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活动多,农村人员流动性加大。江西各地的巡回诊疗服务队,持续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保健康、防重症,守护农村重点人群健康。

  6.5万平方米的候车大厅座无虚席,每分钟170多人通过安检闸机,每90秒开出一趟列车,春节前夕的上海虹桥火车站人潮涌动。

  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开展促就业“国聘行动”,面向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集中发布优质就业岗位。

  从类型上看,受益于港股互联网、消费、医药等板块反弹,不少相关主题基金盈利居前。其中,盈利规模最高的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QDII-ETF),2022年四季度共盈利46.89亿元。紧随其后的是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共盈利36.75亿元。2022年三季度,这两只基金分别亏损80.63亿元、95.50亿元。

王士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