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汽王国强:“十四五”以来中国一汽每年利润保持在400亿以上,持续保持行业第一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5-29 02:39:13

  5月28-29日,“2024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王国强出席并演讲。

  王国强在演讲中首先谈到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他指出,第一,汽车产业结构新能化成为行业转型基础共识。新成员汽车发展应该说在中国强力拉动之下进入了成长成熟期,今年在刚刚过去第三周,新能源汽车终端渗透率达到了50%,证明信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车成为产业主导的节点拉动作用已经全面到来。

  第二,产业技术的数智化成为行业变革的决定因素。当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而巨大的颠覆式升级变革,新一代新能源汽车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新型半导体、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多重变革技术,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节点、新引擎和新业态,特别是成为国家产业安全新要地。

  第三,产业合作的生态化成为经营模式演进的方向。从传统汽车电气化时代向新智汽车生态化时代迈进,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带来汽车用户需求之变、产品形态之变、产业生态之变、商业模式之变和用户出行生态之变,正在重构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中下游全维度、各环节的模式与边界。

  其次,王国强介绍了中国一汽的发展路径。

  他表示,中国一汽自1953年成立的70余年来,中国一汽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地理奋进、面向新时代、新变革和新的需求。“十四五”以来,应该说中国一汽每年总销量维持在350万辆左右,销售收入维持在6600亿左右,我们的利润保持在400亿以上,持续保持行业第一。

  王国强还提到,中国一汽正在做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到明年年底,中国一汽累计将投放30款全新的以自主为拉动引擎全新新能源整车产品,意味着中国一汽将迈进新能源时代。

  第二,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做强科技创新强力引擎作用。

  中国一汽坚持科技子自强,近三年以来,累计突破870项汽车领域和关键领域的关联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4000余件,央企专利质量评级进入了A档行列。

  第三,全产业互联共生,打造汽车全产业链的绿色智能生态。

  第四,加速全域全体系数智化转型,实现运营效能跃迁提升。

  中国一汽从2022年开始,坚定打响数智化转型的攻坚战,目标就是建设数智一汽。

  第五,深化改革,发展 新质生产力,打造人才高地,激发员工的动力活力。

  人才是企业的终极竞争力,没有之一。到目前为止,尽管地处东北,但是中国一汽引进战略领军人才115人,一流顶尖人才896人,卓越工程师队伍已经突破2.2万人,研发及工艺人员占比超过全员总数的16%,入选国家人才计划11人。

  第六,秉承用户第一的理念,成为用户终身美好生活、美妙出行的伴侣。

  最后,王国强强调,面向未来,中国一汽将锚定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方向,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新道路,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中国一汽新的更大贡献。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

  后来,医院从其他科室抽调来3名护士支援,但由于ICU救治经历不足,他们只能与其他护士搭班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呼吸机、吸痰、循环监测,她们都还不熟悉。”李刚觉得,ICU护理并不是谁都能干,除非呼吸科ICU的医护前来支援,但由于急诊重症病人接诊压力大,呼吸科ICU的医护人员在急诊支援。

  肿瘤患者们往往害怕疫苗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导致肿瘤发展,也担心因未接种疫苗而在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王宁的爷爷是名食道癌患者,今年74岁,王宁一直在纠结是否为爷爷注射疫苗,她在网上看到关于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更是不敢冒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疫情以来中国出境游总量始终低迷,但出境游人均消费不降反升。携程数据显示,近半年来内地出境的机票及高星酒店人均花费,较疫前分别增长了64%和40%。

  由于技术受限,台军很多设备和零部件都无法自行生产,为此遭遇的尴尬事着实不少。2022年2月,有岛内媒体披露称,台“立法院”通过2400亿元新台币的“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条例”后,台防务部门在北中南等地兴建12个导弹阵地。结果由“中科院”研发、专门追监解放军军机的“天弓”导弹与导弹阵地等武器系统重要零组件重大标案出错,一些重要零件还“混入大陆零件”,部分甚至在淘宝就能买到。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12月19日以来,元旦期间出发的国内机票预订量几乎每日以30%的幅度增长,临近元旦假期,12月26日、27日两天的预订量环比更是大幅提升。

  不过,面对应是“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的武汉和率先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的郑州,以及同样憧憬“米”字型高铁网的合肥,长沙如何突围?

刘育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