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永远的敦煌少女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07 12:01:09

  12岁走进敦煌

  13岁开始临摹敦煌壁画

  她是林徽因的学生

  93岁,为春晚设计的《年锦》图案

  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

  她说自己永远是一个敦 煌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特别推出《常沙娜:花开敦煌》系列节目

  分享常沙娜最新著作《常沙娜艺术大系》

  走进常沙娜精彩的艺术人生!

  莫高窟里的美丽少女

  1937年,常沙娜跟随父亲常书鸿,从生活优越的法国回到祖国,后来到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敦煌。在风沙大漠的生活中,常沙娜很快迷上了临摹敦煌壁画,并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5年时间里,常沙娜在莫高窟临摹了几百幅敦煌壁画,练就了绘画的“童子功”,也开启了她的艺术与文化启蒙之路。

  让敦煌之美走向世界

  师从林徽因的常沙娜,将敦煌元素融入工艺设计中,在21岁时,设计出新中国的第一份国礼,既有敦煌风格又具现代之美,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从新中国的第一份国礼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花板装饰,从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型礼品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再到2021年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装饰图案,常沙娜把敦煌的文化财富应用于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塑造、应用于人民的美好生活之中。

  2024年总台春晚的舞台上,常沙娜设计的《年锦》图案惊艳亮相,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

  “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

  常沙娜从未忘记父亲的那句话:“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她不知疲倦地向世人宣传敦煌文明,为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竭尽全力,她被敦煌照亮的艺术人生永远绽放着流光溢彩。

  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特别推出《常沙娜:花开敦煌》3集系列节目

  分享常沙娜最新著作《常沙娜艺术大系》

  走进常沙娜精彩的艺术人生!

  播出时间:2024年6月7日-9日 20:31首播

  播出平台:CCTV-10

  因此,在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中,薪资水平固然重要,但不应该也不再是择业的第一标准。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最应当看重工作与个人的契合度,这种契合不仅仅单纯地指专业对口,就业对口,更是从人生态度、发展预期、互动环境到生存需要的多维度契合。高契合度的工作能够给个人带来极大获得感,使自己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低契合度的工作即使薪资待遇很高,也只会让人沦为工作的“机器”,直至支配占据个体的全部生活。当然,每个人对自身契合性要求也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

  从年轻时起,我就爱听音乐。以前连着随身听、磁带机,一遍一遍绕着二环内、中轴线的两侧骑行闲逛,觉得北京像个花园一样。上世纪的长安街、平安大街等地方,都没有多少机动车,等信号灯时,一排排全是自行车。现在,二环内堵车已经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

  现在还不知道中国政府的审查如何进行,但对美光的打击恐怕不会太小。用彭博社的话说,在美光熬过了过去一年全球消费者需求急剧下降的艰难时刻后,网信办的审查会令美光在中国优化防疫措施之后燃起的希望之火再度被扑灭。

  首先是银锭桥。这座“燕京小八景”之一的古建就在我家门口。我小时候,银锭桥的扶手是灰砖垒起来的,实心儿的。后来经历过两次重建,扶手有了镂空雕花,漂亮多了。鼓楼北门下曾摆着一口铸铁大钟,我和朋友常在那儿跑着玩儿。如果沿着旧鼓楼大街继续往北走,出了“豁口”、过了护城河,满目就是庄稼地了。哪像今天,紧靠护城河立起了二环高架,向北望去,高楼林立。

  但对于切阳什姐而言,她对于中国竞走甚至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早已超越了奖牌的分量——她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进军奥运会赛场的藏族选手,也是第一位站上奥运会领奖台的藏族选手,更是第一位三度参加奥运会的藏族选手。

  对张国荣的演技,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虞昕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作为电影演员,张国荣演技过硬,而且戏路宽广。他塑造过各式各样的角色,演过各式各样的类型片,非常精彩。”

卢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