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西安-杜伊斯堡)全程时刻表班列加密开行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6 08:11:27

  中新网西安6月15日电(张远 李弢 齐超)15日凌晨,随着一声机车汽笛长鸣,满载55车机械配件、电子产品以及日用百货等货物的X8155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开往德国杜伊斯堡。这是当日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之后,西安首趟加密开行的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

  自6月15日起,中欧班列(西安—杜伊斯堡)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将从过去的每周“两去一回”增加到每周“四去三回”,成为全国开行密度最大的全程时刻表班列,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对外贸易,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运能保障。

  为推动形成稳定的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时效,更好满足客户物流需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从2022年10月开始组织开行中国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的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到2023年7月1日,西安至杜伊斯堡全程时刻表班列再次提档升级,实现了“两去一回”的常态化开行,其以优质的服务、高效的运行,受到国内外客户的广泛好评和信赖。

  “随着全程时刻表班列口碑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货品附加值高、要求时效快的客户把目光投向了全程时刻表班列,今年以来,我们公司就收到超300柜的订舱需求。”在西安经营跨境物流货物代理业务的林海峰介绍道。而仅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就有几十家这样的货物代理公司。

  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国际货运需求,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向国铁集团进行申请,进一步加大西安至杜伊斯堡全程时刻表班列的开行频次。此次调图后,中欧班列(西安—杜伊斯堡)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将从过去的每周“两去一回”增加到每周“四去三回”,成为全国开行密度最大的全程时刻表班列。截至6月15日,中欧班列(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已累计开行188列,其中去程137列,返程51列。

  去程班列每周二、周三、周五、周六凌晨3时55分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运行9908公里,12天左右便可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回程班列每周二、周三、周四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12天左右抵达西安国际港站。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班列压缩30%以上。同时,中欧班列也是最为绿色的运输方式之一,平均碳排放量是航空运输的1/15、公路运输的1/7。

  为做好此次班列的开行工作,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发挥铁路大运量、低成本、高效率优势,从运输组织、货运调度等方面加强协调,不断优化班列运输方 案。西安国际港站作为本次班列的始发站,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提升作业效率,按照“优先配空、优先装卸、优先查验、优先始发”的作业原则,实现承运、查验、转运的快速无缝衔接,确保班列按规定车次、时刻发车,提升开行品质。

  近年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将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作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加强与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中铁集装箱西安分公司、西安国际陆港集团多式联运公司等相关单位合作,不断加大中欧班列开行力度,目前已开通国际运输干线18条,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陆货源集结,“+西欧”线路已拓展至24条,中欧班列内陆集结中心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2万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三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随着中欧班列(西安—杜伊斯堡)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的加密开行,对进一步加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加快建设陕西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了强劲动能。(完)

  此外,旧手机、旧电脑也可能有数据安全隐患。3·15信息安全实验室针对一键删除、格式化、恢复出厂设置这些操作能否彻底删除设备上的个人数据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一键删除、快速格式化和默认不勾选“格式化SD卡和手机存储”等操作都不能完全将数据删除。

  他说,“要让高校形成合理的办学定位,首先要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加大研究生推免改革的力度,推进申请审核制,即由学生自主申请高校,高校对申请者的大学学业成绩、学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浙商证券宏观报告分析称,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疫情扰动出清、经济参与主体积极性提升、财政不急转弯的背景下,全年GDP增速可以完成预期目标。

  最高法的报告提到,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查处本院违纪违法干警61人,各级法院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干警8589人,追究刑事责任1727人。

  光大证券分析称,在此前严控负债规模的背景下,房地产高杠杆扩张路径已明显受限,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预期在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稳妥处置恒大等头部激进房企风险的同时,商品住宅开发的行业格局将得到重塑,国企及低杠杆民企向前、高杠杆民企向后,带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孔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企业知假售假,会根据情节轻重,判处不同的刑罚。如果大米对人体有害,或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企业负责人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给大米使用增香剂,如果对人体有害,且不告知消费者,则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会受到中国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消费者也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追究生产厂家以及销售者的法律责任。

张士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