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决出南极奖、北极奖、大洋奖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1 12:47:38

  中新网福州6月9日电 (记者 闫旭)在第16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之际,第14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8日在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及各网络视听平台播出。

  此次竞赛由国家海洋局、共青团中央、海军政治工作部主办,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承办。

  经过90分钟的激烈角逐,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李海治、武警海警学院的崔洪瑞、广东省代表队(广东海洋大学)的罗宇珊分别获得南极奖、北极奖、大洋奖三项该赛事的最高奖项。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作为全国青少年大型海洋知识普及活动,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举办14届。

  第14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以公众组和大学生组两个赛道并驱,通过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等方式吸引社会大众的参与热情。

  全国200多所高校数十万大学生积极参与本次竞赛。经层层选拔,大连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河北 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警海警学院、河海大学、广东省代表队、浙江省代表队、江苏省代表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等15支代表队脱颖而出,入

  本届竞赛总决赛与以往也有所不同,现场打破了传统电视知识竞赛节目“刻板答题”的形式样态,分为“奇遇海洋”“知识海洋”“海陆同心”三个环节,力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海管结构首席工程师侯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张旭德,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张奕等海洋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代表到场,通过分享自己在一线亲身经历的生动故事的方式给大赛选手互动出题。

  本次比赛题目涵盖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极地考察、海洋强国等关于海洋方方面面的内容,以视频题、文字题、连线题等丰富形式,全方面考验新一代海洋学子的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

  “总决赛的题目涉及不同领域不同专业,而选手们的表现非常好。”金翔龙院士说,“看到这样优秀的新一代,我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海洋事业发展更有信心。”

  经过角逐,武警海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广东省代表队(广东海洋大学)获团体一等奖,江苏省代表队、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获得团体二等奖,大连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厦门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省代表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等获团体三等奖。(完)

  生育无小事。在一个家庭里,孩子意味着血脉、亲情的延续;在一个国家中,新生人口数量则关系未来人力资源状况和人口结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社会发展。

  IP众筹第一次被广泛关注是在2018年,摩点上线故宫出版社《谜宫·如意琳琅图籍》——故宫首款互动解谜游戏书筹得金额超2020万元,创下了当时的最高纪录。

  预约方法详见《关于启用“中国领事”APP“婚姻登记预约”业务的通知》:http://pt.china-embassy.gov.cn/chn/fwck/202210/t20221026_10792292.htm

  <strong>2月10日起 河北取消本省参保群众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strong>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目前拒绝现有的从水中分离氚的技术方案。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肖恩·伯尼认为,日本只是因为成本太高才如此犹豫。核事故导致的补偿、拆除发电厂以及净化土壤等成本估计需要21.5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32日元)。据报道,东京电力公司支付了其中的大约3/4。绿色和平组织呼吁将核污染水储存更长时间,直到找到更好的技术选项,避免对海洋造成污染。

  当养育“战事”升级,李梦和丈夫只能让自己的父母各接走并照顾一个孩子,“不然等不到孩子们痊愈,我们两个就会先累倒。”李梦说。

林俊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