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外民众上海“花式”迎端午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11 05:42:12

  中新网上海6月8日 电(记者 陈静) “端午节”将至,6月8日正逢中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体验、包粽子、做香囊、赛龙舟,推国潮文创、听国风音乐会、民众组团非遗寻宝……在上海,人们以多种形式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展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胸怀。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端午节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当日,在集林地、绿地、湿地、水系等生态人文资源为一体的生态空间——浦江郊野公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们在这里跟着本地民众包粽子,在湖面上赛龙舟。国家级非遗项目“三林舞龙”团队现场表演助兴。

  来自西班牙的留学生寻阳说,他在上海学习生活已有大半年了,中国美食令他着迷,他这两天品尝过了粽子,很好吃。来自哥伦比亚的胡安和来自俄罗斯的爱德华都对粽子赞不绝口。胡安说,他喜欢甜粽子,甜味让他想到自己的家乡。接受采访时,寻阳、胡安和爱德华刚刚赛完龙舟。他们说,为了迎接比赛,他们每周两次训练,很开心。胡安和他的同伴们都曾听说中国的端午节,这次在上海参加活动,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在一旁的市集,卷粽叶、放米、放肉,裹粽子、绑线绳子……浦江镇的阿姨们手把手地教异国青年包粽子,一个个碧绿的粽子在留学生们手上诞生了。来自加拿大的华裔青年何家华说,以前在家,父母也会买粽子给他吃。这次他终于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了。

  在浦江郊野公园的大草坪上,一场以中国志怪逸事集《山海经》为主题,结合国潮经典元素的国风音乐会吸引许多年轻人驻足,大家围在一起聆听“山海”。 当天,浦江镇民俗文化IP——“獬豸”文创联盟新品正式发布。寓意勇猛、公正、智慧的神兽“獬豸”将走进更多民众的日常生活。

  在上海市中心,除了非遗和传统文化项目体验,民众组团展开“非遗寻宝”。据了解,从静安区文化馆(静安区非遗保护中心)到张园,短短2公里行程就涵盖了1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走在熟悉的马路上,“寻宝”队员们不断发出惊叹:香菇蔬菜包唇齿留香、精美的传统旗袍盘扣令人不忍移目、中医流派祖传香方气味使人心神清怡。

  刺绣具有2500多年历史,在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流派。当天,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携手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等共同举办的“丝映古韵——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成果展”开幕。数十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顾绣、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林刺绣、上海丝绣的优秀作品亮相,令人赞叹。据介绍,丝线是刺绣的主要材料,不仅具备柔韧、细腻的质感和天然的光泽,还能展现出丰富的色彩和纹理变化。这些用丝线绣制的刺绣作品清秀、典雅,各具特点。

  当天,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党组书记、馆长,上海市非遗中心主任吴鹏宏为上海市“非遗在社区”示范点(项目)授牌;“静享非遗·盛世端”主题展同日揭幕,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互动体验”多角度立体展示形式,呈现非遗守正创新、继古开今的风貌。(完)

  他在城市进化论“<a href="https://weibo.cn/sinaurl?u=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g2MjA5Mjc0OA%3D%3D%26amp%3Bmid%3D2247548191%26amp%3Bidx%3D1%26amp%3Bsn%3D19e900213aa1b4eaf4dfa858d493040b%26amp%3Bchksm%3Dce0f51bcf978d8aad3d7b889a1862d792d1e2e97ac2bc47267f76b26d4e4c20fd6fa6f242f54%26amp%3B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em>大家的城市公开课</em></a>”第二期上提到,“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让一个城市去抵御10万年一遇的洪水、暴雨、干旱,也不需要修到应对万年一遇的程度,能应对百年一遇就可以了。”

  接报后,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立即作出部署,带班部领导宋元明副部长第一时间在国家应急指挥总部连线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和消防救援总队,调度了解现场情况,指导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台湾三立新闻网称,九鹏基地因地处恒春山区,因多次进行导弹演训任务相当神秘,但爆炸事件也并不是第一次传出。早在2022年7月,在进行火药销毁作业时就曾发生爆炸并窜出大量黑烟,引起附近居民议论。

  相比线下旅行社,线上旅行社最显著的不同在于他们获客方式的差异。于靖平表示,传统旅行社的获客渠道基本是在当地,且在旅游目的地会有地接社专门负责在当地的旅游线路。“两个旅行社之间沟通其实并不顺畅,一个是甲方另一个是乙方,其承接力包括各种问题就非常复杂,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一个重交付的项目。而我们的模式是从网络上获客,在各地有自己的直营的地接,没有与其他任何旅行社有合作。这样能保证产品交付效果好。而且客源可以重复利用,游客报完新疆的团之后,他可能会参加我们其他的旅行团,这是我们的思路。”

  线上旅行社的火热,对传统的文旅行业影响终究是局限的。玉屏旅游集团董事长汤佩玄表示,抖音平台上的旅行产品,大多是冲动型下单,事后退单的很多,今年市场需求很大,对传统旅行社没有影响。“旅游产品不是商品,不是一个快递就能解决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获客方式会逐步产生变化。”汤佩玄强调。

  然而,面对短视频如洪水般的流量,消极的影响也变得显而易见。直播打通了从生产、流通、服务到消费的整个环节,加之透明化,加速了整个信息的流转,缩短了供应链和产品的价值转换链,所以并不能只关注线上的优势,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个人IP越做越大时,会有更多的用户拿着“放大镜”在屏幕前盯着主播的一言一行,要在这一环境下继续保持初心,把导游工作做好,并非易事。“当IP越来越大,自身也需要越来越强大。一开始没有流量很尴尬,如果说流量很大,后面又没有优质内容了,会更尴尬。”

黄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