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锂电池产业联盟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5 20:44:29

  中新网西宁6月14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4日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抓产业建圈强链,全面开展锂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初步形成了锂电池产业联盟,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青海是中国锂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省会西宁市依托青海地域辽阔、太阳辐射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1%,单晶硅、多晶硅、碳纤维产量分别增长1.3倍、1.9倍、1.2倍;同时成功引进光伏垂直一体化、高纯多晶硅等74个项目,集群效应持续凸显。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助青海丰富的资源优势,以打造千亿级的智慧储能产业链为契机,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了多能互补的储能产业体系。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抓产业建圈强链,全面开展锂电池产 业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初步形成了锂电池产业联盟,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开发区现有动力及储能电池32.5吉瓦时、正极材料16万吨、隔膜1.5亿平方米、铜箔2万吨、壳体3500万套等产能规模。开展产、供、销、建一体化储能项目,打造光伏+储能系统融合新模式,鼓励时代新能源、弗迪电池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启动储能电池生产线,今年新引进落地浙江海得20GWh储能电池机柜、中国电建10GWh短时高频储能机柜组装生产线等项目,逐步形成了正极材料、隔膜、电芯、电池、铜箔、机柜等相对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链。

  同时,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新型储能项目谋划力度,积极招引资源富裕、安全可靠性高、生命周期长的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化学储能,储备了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200兆瓦时框架式重力储能等项目10项,积极探索适合青海省实际的储能技术路线,解决电力供需平衡和削峰填谷问题,构建多元化的储能产业体系。

  此外,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整合园区资源,稳步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锂电池关键材料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引进布局储能系统集成及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温控系统等关键环节配套项目,打造西北储能系统集成基地,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厚植新能源产业沃土,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支撑能源领域双碳目标。(完)

  代订商家如何成功实现低价拿房?陈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据介绍,他是某连锁酒店品牌的白金会员,每年有不少积分可兑换入住,但自己用不完,于是就通过朋友圈发布信息帮朋友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代订。后来客户越来越多,他就做起了酒店代订,在网络平台上注册了商铺,并拓展了低价拿房渠道。除了积分换房,代订的房源渠道还包括一些酒店给员工或者企业内部的协议价,有些会员可享受折扣或者为了凑够入住天数不让会员卡降级而不惜平价甚至亏本出房,一些酒店在优惠促销时推出住房券,以及客户较多的代订团队直接跟酒店对接拿到优惠价格等。

  这一增长趋势还将持续——2024年和2025年,中国海油的净产量预计将分别达690-700百万桶油当量和730-740百万桶油当量。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贵阳1月13日电 (记者 张伟)1月13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贵阳开幕。记者会上获悉,2022年,贵州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贵州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过去五年,山西狠抓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GDP从2017年的1.45万亿元接连突破2万亿元、2.5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长约6%,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第20位,人均GDP迈上7万元新台阶,山西在全国经济版图的地位更加凸显。

  但中航电测收购成飞集团还不仅是A股市场的一场“蛇吞象”大戏,天风证券研报还认为,“若此次收购成功完成,中航电测将成为A股军工板块的权重龙头,亦有望带动整个板块估值提升。”

  由于预订人的姓名和信息与刘先生本人不符,酒店告知刘先生无法入住,原因是这一房型享受的是会员折扣,需要持卡者本人来办理入住事宜。协商无果,刘先生赶紧联系代订商家,对方却一直未回复,打电话也没人接听。“当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只好又通过旅游平台订了当天的房。由于是当天下单,比我之前看的价格还又贵了几百元!”

黄美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