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医学研究40年:成果世界认可 特色藏医药惠民

来源: 股城网
2024-06-07 01:53:21

  中新网西宁6月6日电 题:青海高原医学研究40年:成果世界认可 特色藏医药惠民

  作者李隽

  中国拥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4大高原,其特殊的环境因素,会对人体产生复杂而多元的影响,尤其青藏高原是急慢性高原病的高发地区。

  相关研究显示,当人体进入高原环境时,会引发一系列的高原反应,这些反应会随着海拔的攀升而逐渐加剧,在极端的高海拔地区,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我省高原医学研究工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对外来铁路职工开展保健服务。1984年青海省高原科学医学研究所成立,这成为高原医学研究工作里程碑式的转折点。”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端智6日在高原医学研究工作媒体吹风会上说。

  青海省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多民族居住的高原地区,具有低气压、低氧含量、寒冷干燥等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是高原医学如低氧习服、高海拔运动等的天然实验现场。

  这里拥有世居高原的多民族民众、大量的土生 动物和特有植物,拥有中国第一个高海拔(海拔4600米)可可西里野外高原医学现场研究基地,这些都为高原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院长杨爱荣介绍,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该省有力保障了青藏铁路建设,在五年时间内近14万名筑路大军在极高海拔作业,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

  据悉,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的带领下,原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建成了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省级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拥有世界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填补了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科研领域的空白,构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学体系。

  “我省中藏医药研究机构在中藏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建成13个藏医药专业数据库,特别是在抗缺氧药物的研发、生产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高原相关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杨爱荣说,开发的红景天、高山辣根菜、蔓菁等单味药和70味珍珠丸、25味珍珠丸等高原慢性病适用的藏药,更好服务高原民众。

  长期以来,青海省在涉及高原医学相关领域共申报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际领先9项,国际先进40项。高原医学的不断发展为维护高原居民健康、经济建设、高原旅游、高原体育训练等提供基础。

  “我们编写了《藏医常见病临床诊断指南》《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等藏医药临床标准和规范,整理出版中国迄今规模最大的藏医药文献《藏医药大典》。”端智说,藏医药浴疗法和藏医放血疗法等6项特色诊疗方法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系统疾病、胃肠疾病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治疗成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1月6日,红星资本局从特斯拉(TSLA.US)中国获悉,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调整后Model 3后轮驱动版22.99万元起售,Model Y后轮驱动版25.99万元起售,创下历史最低价格。交付周期1-4周。

  六、关心关爱城乡社区工作者和基层医务人员

  四是防范养老机构老年人重症病亡方面。加强在院老年人分级分类服务管理,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落实和运行好“三个握手”机制,保障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120急救转运、街道(乡镇)一对一对接,确保在院老年人有就医和急救需求时,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家属知道往哪里送、怎么送、谁来送;有用药需求时,知道药品从哪里开、从哪里买、怎么保障。同时,鼓励养老机构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努力做到“应接尽接”。

  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务办公室介绍,广西—东盟华教联盟以“整合共享、融合共生、联合共进、联动共赢”为宗旨,旨在整合各成员单位优质资源,开展教学交流、课题研究、业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畅通广西与东盟友好交流合作渠道。

  二、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建交31年来各领域合作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一致认为两国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基于两国合作的高水平,以及提升两国关系定位的共同意愿,双方宣布建立中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中土全方位合作。着眼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未来,双方愿继续发展世代友好、休戚与共、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在双边层面践行命运共同体。

  <strong>诊断原则</strong>

李俊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