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阳发现两座明代初年砖室壁画墓

来源: 澎湃网
2024-06-16 01:31:42

  中新社太原6月15日电 (记者 杨杰英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5日对外公布汾阳冯家庄两座砖室壁画墓发掘资料,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墓葬时代为明代初年,形制处于转变过渡阶段,为研究该时期丧葬制度、社会生活提供新材料。

  2019年11月,在汾阳市西河乡冯家庄社区东北部,汾阳博物馆(含非遗展馆)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发现墓葬3座,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汾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对墓葬进行了发掘。

  此次公布其中两座明代壁画墓的发掘材料,M1为一座仿木结构八角形砖雕壁画墓,单室,拱券顶。M2为一座仿木结构八角形砖雕壁画墓,单室,穹窿顶。

  据考古人员介绍,汾阳冯家庄此次发现的两座砖室壁画墓,除墓顶形制不同外,其余形制相仿,均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墓室均为八角形,仿木结构建筑,墓室装饰风格及壁画内容相近,似出自同一工匠之手。随葬品以瓷器为主,主要有瓷碗、瓷罐、小盏等。

  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两座墓葬的时代应为明代初年。M2为穹窿顶,M1为拱券顶,可能恰处于墓葬形制转变过渡阶段。冯家庄明代壁画墓的发现为研究这一时期的丧葬制度、社会生活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明代壁 画墓较宋金时期整体发现较少,一般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墓室壁画发展的衰落期。山西近年来发现了一批明代壁画墓,其中不乏有明确纪年。这些明代壁画墓从墓葬形制、墓室装饰风格、丧葬习俗上来看仍有金元墓葬遗风,但也表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

  考古人员表示,这些新发现,为研究明代早期墓葬形制及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材料,为准确判断明代墓葬年代提供了可靠标尺,随着资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或许将改变以往对明代壁画墓“衰落”的旧印象。(完)

  1月8日下午14:00—17:00 申论

  就在这时,在全国赛中失利的学生王光鹏给“教练团”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中,他提到全国赛中客观条件对他们小组较大的限制,以及对于比赛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一句话让陈腾飞深受感动:“曾经的梦想在心里,而现在的梦想在路上。”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3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联邦众议院的国会山骚乱调查特别委员会当地时间3日将正式解散。据悉,该委员会日前完成了长达18个月的调查,并将后续工作与起诉前总统特朗普的建议提交司法部。

  丰富研究视野,为思想阐释提供坚实学理支撑——

  和这群山里娃一起追梦的,是南京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该校政府管理学院研一学生陈腾飞。支教结束时,他拿到了双柏县颁发的首届“荣誉市民”证书。

  红星新闻记者丨卢燕飞 发自七台河市

张志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