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广州市接待市民游客近582万人次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2 15:46:45

  端午假期广州市接待市民游客近582万人次 实现文旅消费32.9亿元

  “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

  端午假期,广东的龙舟盛景频频刷屏,“为什么端午一定要去一趟广东”成为热门话题。龙舟竞渡闹端午,闹的是传统文化民俗,品的是粤式生活气息。端午假期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凸显粤式民俗对塑造城市文旅品牌的助力以及对周边游的带动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薇薇 通讯员粤文旅宣、穗文广旅宣

  热度高 本地文旅地标广受青睐

  假期里,广州各文博场所、景区纷纷推出特色非遗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旅行体验中,令不少文旅地标热度走高。据统计,端午节期间,广州31家文化旅游景区共接待市民游客254.4万人次,同比增长近9%。其中15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59.3万人次,同比增长近7%。

  热闹的端午民俗也让广东多地旅游热度提升。省文旅厅数据显示,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10.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共接待游客86.9万人次,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游客46.3万人次,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114.3万人次,75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52.6万人次。飞猪平台上,广东热门目的地旅游预订量大幅增长,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是广东省内热门目的地,肇庆、揭阳预订量增速最快。途牛平台上,上海、北京、广州是端午假期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包括珠三角地区等“1~2小时交通圈”的出游需求尤为旺盛,龙舟竞赛、博物馆、特色民俗或田园乡村等旅游主题成为大家的出游选择,满足游客对文化探索和休闲度假的双重愿望。

  亮点多 丰富民俗火爆社交网络

  “广州端午百艘龙舟汇聚”“广东人为扒龙舟拼了”……近日,广东端午民俗活动成为社交网络上的传播热点。假期里,当传统节日与旅游体验相结合,文旅融合度进一步提升。

  今年端午假期适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广州,广州塔上演了“与龙共舞,云游高塔”盛景,“非遗趣味游园”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参与,以广州塔5A旅游景区手绘地图为主题的立体龙舟成为热门拍照打卡点。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举办“花式”过端午活动,游客为大熊猫、亚洲象等动物制作大“粽子”。广州融创乐园推出“粽”享非遗活动,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制作香粽,还可以观看“打铁花”“杂技荟萃”等一系列非遗表演。正佳极地海洋世界推出全新水下演出《海底舞龙庆端午》,潜水员潜入展缸化身“舞龙高手”,两条长达8米身姿矫健的金龙追逐龙珠在海底翻转、腾跃。

  不少游客选择走进乡村,参与当地“犒龙舟”“扒龙船”等民俗活动,并与龙舟健儿共享“龙船饭”。据统计,假期期间广州全市接待市民游客中,乡村游游客达242.6万人次,占接待游客总量的42.7%。

  消费旺 新中式旅游成为新潮流

  假期里,广东省内多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融合文化、国风的“新中式旅游”成为拉动市场消费增长的新热点。年轻人热情高涨,撑起旅游消费的“半边天”,携程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主要出游人群集中在90后、00后及80后,分别占比为37%、25%和25%,00后增长最为显著,出游人次同比去年增长近30%。同时,自驾客群更加年轻化,携程租车数据显示,端午假期90后租车订单占比40%,00后订单同比增长150%。

  “民俗+旅游”的带动下,端午假期广东消费也出现一波热潮。美团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广东省生活服务消费在全国排名第一,日均消费规模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速接近20%,较节前一周环比增速超25%。其中,省内文旅相关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增幅接近50%,环比节前一周增幅达51%,夜间消费规模占比约51.5%,广州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去年增幅接近15%。

  三天假期——

  ▶广州市共接待市民游客近582万人次,其中 接待外地来穗游客306.4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文旅消费32.

  ▶广州31家文化旅游景区共接待市民游客254.4万人次,同比增长近9%

  NASA称,小行星“灵魂”可能是某颗行星剩余的金属核心,或者相当于一块从未熔化的原始材料。它可以帮助天文学家更多地了解太阳系的形成。

  记者从12306了解到,从近期已发售的车票来看,客流正在稳步回升,春运期间铁路旅游、探亲、务工等出行需求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按照“充足安排、按需启动,响应快速、应急有备”原则,科学制定客车开行方案,节前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节后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最大客座能力较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增长11%。同时,根据12306客票预售和候补数据,分析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研判客流走势,梯次安排运力投放,实现运能和需求的精准匹配。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汉桥介绍,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民政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措施,比如实行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三级响应机制、动态调整疫情防控策略措施等等,为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一个坏消息,普京宣布俄军停火并呼吁乌方同样停火后,乌总统泽连斯基第一时间强硬拒绝。

  乌克兰经济学家谢尔杰奇尼·奥列克山德拉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在过去一个月里,市场迎来一些积极信号,消费类的岗位尤其线下接触类的就业将会恢复。同时,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半中国的超额储蓄占到了全年消费量的14%,这种超额储蓄为未来的消费反弹奠定基础。”

  <strong>心理干预</strong>

陈雯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