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2023年全国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204万件

来源: 半月谈
2024-06-11 00:55:20

  记者从1月14日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获悉,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审判质效、改革成效的标准。

  2023年全国法院诉前调解

  成功案件1204万件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敢用善用惩罚性赔偿

  要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对恶意侵权的惩治力度。敢用、善用惩罚性赔偿,不仅受害者权益得以挽回,更要让侵权者付出更重代价,以严格公正司法树立鲜明导向。

  防止和纠正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法治环境,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创新完善合规监管机制,推动个案合规向行业合规延展,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合规司法制度。防止和纠正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助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监督行政机关守信践诺、推动行政监管措施审慎包容透明、善意文明执行。

  做实涉诉信访“有信必复”工作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一个时期以来,涉诉信访仍是各级法院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做实“有信必复”工作,要严格落实7日内程序性应复尽复、3个月内实质性答复、未办结的每月反馈进展。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院长要带头接访、包案化解“骨头案”,申诉多年的疑难案件要尽 力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律师、街道社区等多方参与,摆事实、举证据、释法理,让公平正义可见可感,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做好涉诉信访,既要做实矛盾化解、案结事了,更要通过送上门的群众申诉,找准审判执行环节诉源访源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指导,针对性改进工

  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针对性解决裁判文书网使用效果不佳、权利保护不力、安全风险暴露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加大上网力度,具有法治引领、教育、警示作用的文书,都应当上网;最高人民法院、高级法院的文书,要更多地上网;上网文书数量应当保持相当规模,并应当覆盖各审判领域、多种案件类型。要平衡好文书公开与当事人合法权利、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上网公布裁判文书要隐去相关识别信息,确保当事人及其家人的生活工作、各类企业单位的经营发展不受裁判文书上网公布的影响。同时加大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力度,更优更实为司法审判优质高效服务,为社会公众学法、专家学者科研、律师办案服务。

  为了这场90分钟的直播,浦口人社局筹备了54天。他们汇总了3年内到浦口就业的生源,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在省内外高校开设分会场,力求精准在线招聘。例如2022年上半年就业数据显示,南京市内高校毕业生占比约40%,主要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文商类岗位)、南京工业大学和金陵科技学院等;市外、省内的高校毕业生占比约18%,主要来自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江苏省外毕业生占比约42%,主要来自太原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等。根据这些数据以及参加直播的企业的需求,浦口人社局确认邀请的院校在校内设立直播分会场,组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集中观看直播并与企业进行现场互动,在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和招聘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简历投递,匹配度明显提升。

  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马彬表示,许多民营企业在项目投标时,还是希望与国有企业结成联合体,甚至希望国有企业入股,从而获得更多的中标机会。赵辰昕认为,要进一步规范政府在市场准入环节的管理权限和方式,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规则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认为,要全面梳理修订涉企法律法规政策,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多空间。

  农村基层派出所人少事多,围绕“预警预防、打击整治、管控管理、常治长效”等工作指标,刘铭带领全所民警、辅警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用实干赢得群众口碑,守护乡村平安。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天发布1月份疾病防范提醒,提醒市民防范新冠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人感染禽流感、流感、猴痘和布鲁氏菌病等疾病。

  <strong>“拿着钱招不到合适的人”</strong>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为国家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煤铁之乡”之称。

杨芸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