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国年|申城大都市特色年味浓 文博美展成为“热门首选”

来源: 观察网
2024-05-30 08:37:09

  中新网上海2月10日电 (记者 王笈)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本月全新启用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以下简称“上博东馆”)在中国结的妆点下充满年味。上午10时,随着甲辰龙年第一批观众有序入馆,200个融入龙形文物元素的文创红包很快分发完毕。

  “新年好!”走在观众队伍前列的“00后”徐志豪是一位文博爱好者,上午9时就已等候在馆外,想在第一时间给文物“拜年”。“手机上刷了一整天才约上了 大年初一的场次,我对上海博物馆有很深的感情,每次展览都会去看。过年到博物馆拜年也是‘走亲戚’,作为一种春节新习俗,我会一以贯之。”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告诉中新网记者,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人心,近年来,在博物馆里过年、在博物馆里过生日等现象越来越多,这对文博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幸运,希望通过展览和活动带给观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积极影响。

  对于留沪过年的上海人来说,观文博、看美展已成为今年春节的热门首选。上海全市文博美术场馆新推出的70多项高品质文博美术展览,主题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在申城营造起具有大都市特点的中国年味,引发沪人“文化赶集”。

  上博东馆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已成为城中文化盛事,来自天南地北的三星堆“显眼包”们难得一见的“相聚”,吸引了各地观众争抢预约参观名额;“火出圈”的中华艺术宫“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汇聚两位画坛巨匠的200件(组)代表性作品,东西融合的“国画新范式”点燃沪上艺术热情;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日本文物在世博会博物馆展出,通过91件展品呈现日本江户时代的生活美学及其与中华文化之间的渊源……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中华艺术宫在春节期间推出的一系列展览和活动,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和创新展现,也是对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积极响应。“期待与广大观众一同开启‘龙年送福,平安相伴’的新春佳节,度过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的新年。”(完)

  他一遍一遍和需要帮助的人分享着经验。“第一面怎么和孩子对话,怎么保护好孩子,孩子能不能回到原家庭,很多家长没有经验。我就想着怎么帮这件事办好,人家的孩子也一样。”申军良说。

  据《天津日报》今年4月报道,今年伊始,天津市委组织部正式启动实施“瞪羚淬炼”,先后推进从市级机关、市管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党政正职,从驻津高校、市属高校和重点园区择优选派50名干部人才进行双向挂职等工作,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培养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持续充盈各级年轻干部“蓄水池”。

  得知消息后,申军良愣了几秒钟,语无伦次地说:“走在路上15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但我也很担心,那些还没找到孩子的家长怎么办?”

  上海二手房市场也在政策实施后趋于平静,上海链家研究院监控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上海市共成交二手房16万套,为近5年最低。

  5月8日,秦刚对伯恩斯强调,当务之急是稳定中美关系、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中美之间出现意外,这应该是中美之间最基本的共识,也是国与国、特别是两个大国相处必须要守住的底线。

  在较长时期里,中加之间都保持着很好的双边关系,两国在许多方面互补,各类往来交流都十分密切,这本来是两国关系应有的模样。但是很不幸,现在在美国的压力下,加拿大一再做出错误的决定,也令它离一个以斡旋、调停见长的“中等强国”越来越远。当加拿大有人将“干涉内政”的矛头指向中国的时候,它的强邻美国在一边幸灾乐祸地偷着笑。加拿大真正不受外来干预的表现,是如何站在维护其国家利益而非政客利益的坐标上,选择正确的国家道路。在这一点上,渥太华需要拿出勇气,为自己赢得尊重。

张珮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