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故事:“我的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31 06:53:20

  中新网漳州3月15日电 (邱丽红 戴伟国)“我是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后来父亲也穿上军装,到我这一代当然不能落下。”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2024年春季入伍新兵中,有这样一位新兵,叫郑定宾,赓续传承红色血脉。

  “街坊邻居都说,读小学时听最多的故事就是我父亲的战斗故事。”电话那头,郑定宾的父亲郑连文说起自己的父亲显得十分自豪,并且几度哽咽。

  他说,父亲郑友1947年参加革命(此前被抓壮丁),1948年2月就入了党,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因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两个脚指头冻坏、两根手指被弹片各削掉一半,1954年以伤残老兵的身份回到家乡。

  “我也是听着父亲的 故事走上从军道路……”回忆起父亲的经历,郑连文表示,最佩服的就是他父亲曾因为在阵地上没有水,硬是喝自己的尿维持了快一星期,直到最后一天觉得自己快要牺牲了,部队的人才找到他。

  2014年,郑友走完了光辉的一生,留给这个家的却是无尽的荣光。在父亲的影响下,郑连文1986年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始终保持红色家庭本色,多次参加重大演训任务,并超期服役了一年。

  今年,郑定宾将大学毕业。原本就想参军的他再次报名,经过严格的体检、政治考核和役前教育,已被审定为预定新兵,即将奔赴军营。

  记者近日见到郑定宾时,经过役前教育训练之后的他,军姿笔挺矫健,眼神锐利坚毅,从军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我们家现在是三代人从军报国,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正如我的名字‘定宾’一样,我一定要接好这根‘接力棒’,像父亲、爷爷一样。”

  漳浦县役前教育带兵骨干说:“郑定宾入伍愿望十分强烈,平时表现就很积极,我希望他能把家族的红色基因带到部队去,苦练本领,学好技能,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祖国添彩,为家乡争光。”(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8日电 题:铁警郭风浩:用“小别离”守护“大团圆”

  春运期间,冯兴波加强对沿线“黑飞”人员的研判,成功破获了两起在高铁线路上的“黑飞”案件,依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两名违法人员进行处罚并责令改正。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这是我们制度的优势。正是因为有了持之以恒的“接力赛”,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胜仗。

  由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创建的怡和纱厂是上海第五毛纺织厂的前身。怡和纱厂也是上海红色工人运动的阵地。陈赓的妻子王根英就是当时英商怡和纱厂的革命领导之一。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相关部门一道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接力跑,中国已经跑出好成绩踏上新征程。习近平曾表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如其所言,在新征程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少不了“拦路虎”和“回头浪”,也少不了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和艰难险阻。

姜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