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英企业家峰会在伦敦开幕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5-30 12:47:59

  人民网伦敦5月29日电 (许立群、余颖、周卓斌)5月28日,第三届中英企业家峰会在伦敦举办,中英政商界4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峰会现场。人民网 郭锦标摄

峰会现场。人民网 郭锦标摄

  本届中英企业家峰会由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办,英国中国商会协办,中国驻英大使馆、英国驻华大使馆、英中贸易协会等机构支持。峰会以“穿透迷雾,洞见新机”为主题,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中英企业家将探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何抓住机遇,提升中英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中英企业互利共赢。

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陈旭致辞。 人民网 郭锦标摄

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陈旭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陈旭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今日之中国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事实证明中英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合作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诚挚欢迎英国企业家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同时希望企业家把握中国发展机遇,用好在华投资兴业政策;聚焦新领域新亮点,深化科技创新和互利合作;发挥民间优势,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致辞。 人民网 郭锦标摄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致辞时表示,中英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虽然走过了风风雨雨,但两国在经贸、教育、文化、科技、体育、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两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需要加强合作,加强沟通,共同应对。无论英国政局如何变化,中方都将与英国各界有识之士一起努力,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英关系持续向前发展。期待英国方面及大选后将要新成立的政府,能够和中方相向而行,为两国企业开展互利合作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欢迎更多英国企业家到中国投资,继续向中国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也希望中国的企业家和世界各地的华商企业能够积极开拓英国市场,进一步提升品牌质量和服务。

英国前负责大学与科研事务的国务大臣、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大卫·威利茨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前负责大学与科研事务的国务大臣、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大卫·威利茨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前负责大学和科研事务的国务大臣、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大卫·威利茨分享了近年来中英教育和科研深度合作的成功案例,希望两国继续在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创业产业等领域加强合作,也希望两国企业家在峰会期间加强交流,找到合作契机。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荣誉主席斯蒂芬·佩里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荣誉主席斯蒂芬·佩里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致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荣誉主席斯蒂芬·佩里,英国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等嘉宾也在开幕式期间致辞。

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张进隆致欢迎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张进隆致欢迎辞。人民网 郭锦标摄

  本届峰会组委会主任、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张进隆致欢迎辞时表示,中英企业家峰会是深化中英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契机。期待本届峰会能为与会代表在更多层面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在张晓宇看来,新疆冰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独特,发展冰雪产业优势明显。“冰雪旅游只是一把钥匙,通过这把钥匙可以为新疆冰雪产业打开更大的市场。”他说,目前新疆冰雪产业发展还需勇于实现突破,深入挖掘冰雪文化,让滑雪在精神层面上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大力推动滑雪度假区向全季型综合旅游度假区发展,实现冬夏两旺、四季不歇业。

  回顾20年前,汽车在国内还算是奢侈品,甚至在城市,一个普通家庭很少能拥有一辆家用汽车,更不用说农村了。

  据悉,奇瑞新能源车型的自燃事故并非只发生于小蚂蚁车型。2022年5月份,一辆奇瑞艾瑞泽5e在深圳市某快充驿站充电时也曾自燃。

  <strong>多举措推动复苏</strong>

  陈操指出,抗体检测适用的人群一般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尚未接种疫苗,但是也没有感染的人群,用以估算隐性感染水平;二是接种了疫苗但是没有感染,用以估算疫苗接种后抗体的水平;三是近期感染康复后的人群,用于估算抗体持续水平和接种加强针的时间。

  由于票据融资具有信贷调节的作用,在信贷投放不足的情况下,银行机构往往会于月末进入票据二级市场进行“收票”,以冲高信贷规模,从而引发票据转贴现利率月末“季节性”下降,甚至利率“跳水”的行情。去年票据利率经历了多轮“零利率”行情,既是当时银行机构信贷投放不足的表现。

叶维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