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单“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巴西大豆抵港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2 13:23:31

  这笔订单是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国际和蒙牛集团旗下现代牧业,在2023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签署,由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联盟促成。这批大豆将由中粮油脂旗下中粮佳悦(天津)有限公司完成加工,并交付终端客户现代牧业。

  中粮国际首席执行官董巍表示,当前,农粮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必要采取行动,推动全球农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全球农产品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中粮全力促成本次“零毁林”大豆订单的落实。

  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联盟执行总监杰克·赫德(Jack Hurd)表示,中国市场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力地推动整个价值链绿色转型。在这笔“零毁林”大豆订单的基础上,中粮将可能激发中国市场对可持续产品的更多需求,继而带动整个价值链行动起来。

  “零毁林”的理念主要源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2030年实现全球森林零毁林”的发展目标。“零毁林”大豆,就是大豆种植地不涉及任何毁林或植被破坏情况而生产出的大豆。

  自2014年进入巴西市场以来,中粮国际通过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各方共同行动,在当地建立 了以农产品可追溯性为核心的可持续大豆供应链。目前,中粮国际透露,已实现巴西直接采购大豆的100%完全可追溯

  在开放域对话方面,ChatGPT在对话集成的技术、实现的机制、达到的效果、覆盖的领域等方面均具有绝对优势。在特定域对话方面,ChatGPT优势不明显。根据中国信通院于2022年12月开展的评测结果来看,ChatGPT尚难摆脱知识整合和逻辑推理困境,在约束条件下生成能力仍有不足。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10/2384516447.jpg" alt="" />

  “林草生态工程建设是生态保护修复事业的重要支撑。”据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介绍,近年来,国家林草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动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国家储备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是人民健康,作为一名医疗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实践中,深切感到数字科技发展为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等研究带来的新变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浦区侨联主席王慧说:“借助智能穿戴设备,比如我戴的这个指环,人们可以时刻关注自己的睡眠、心脏等健康情况,通过与手机联动,在侦测到异常后立刻发出信号,能减少意外发生。”

  记者了解到,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覆盖国内5000余款乘用车以及零部件、车用材料三大类产品的碳排放数据,包含碳足迹、碳减排量、碳标签等10多项数据信息。从材料生产到报废回收,一辆汽车的碳排放如何呢?以一款中级纯电动轿车为例,它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36.4吨,其中材料、零部件与整车等制造环节碳排放16吨,使用环节碳排放约20.4吨。

  在保护地建设方面,今年广州将建设各种类型森林步道300公里。实施广州市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科考和功能区规划,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处、市重要湿地5处,建成省重要湿地3处,建设小微湿地7个。

周益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