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460余项活动打造“文化盛宴”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0 16:54:03

  中新网新疆和田6月8日电 (胡嘉琛)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二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主会场活动在新疆和田市举行。记者了解到,新疆将开展460余项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为民众打造一场“文化盛宴”。

  主会场活动为荣获“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案例”的库车市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颁奖,为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前30名新疆入围人员颁发证书,为2024年度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颁发证书等。

  从事柯尔克孜族库姆孜艺术传承五十余载的阿迪力拜克·佧德尔获评2023“新疆非遗年度人物”。他说:“各级政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这次获奖很高兴,我将尽自己所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活动由新疆文化和旅游厅、新疆文物局、和田地区行政公署主办,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

  当日,新疆各地共组织各类主题展览百余场。记者在主会场看到,新疆文物文创市集、新疆考古百年图片展览、和田地区基本历史陈列展览等活动 ,让现场观众体验到新疆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恰好在和田市旅游的青岛游客石怀珺告诉记者,“观看此次展览让我的新疆之旅多了一份惊喜,也让我对新疆及其历史有了更清晰准确的了解。”

  近年来,新疆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渠道和途径不断拓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保护经费持续增长。各地博物馆观众数量“井喷式”增长,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完)

  负责拆除东电受损反应堆的松本淳一(音)解释说,在排放到太平洋之前,被处理后的水只剩氚,而且已经被稀释到放射性污染不超过每升1500贝克勒尔的程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为饮用水设定的每升10000贝克勒尔的限值。一旦进入海洋,放射性污染将被进一步稀释。

  箱梁内检修作业时,几乎没有通风,全封闭结构使得梁箱内部回声很大。在大桥的正上方,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高铁开过,声音呼啸,伴随着震动,巨大的噪音迅速在梁箱内传播、回响开来,反复冲击着耳膜。“短短30分钟,这样的冲击就有了6次,—天下来,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趟高铁从头顶经过,只是耳朵会整宿嗡嗡作响。”黄国富说。

  这份礼包是宜昌市总工会“暖心护航、助企纾困”系列措施中送给职工的福利之一。在“我当车间工人”等蹲点活动中,宜昌市总工会根据收集到的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诉求和痛点,整合资源,帮助企业和职工“解渴”,实现双向奔赴。

  “在箱梁内行走、检查、到了梁端连接处再顺着狭窄的检修口下到桥墩,开始支座部件和墩台检查,这套动作今天最少要重复60次。”黄国富介绍。

  1月11日,商务部等14部门公布了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名单,该项试点工作对促进新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建设意义重大。乌鲁木齐海关对标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内外贸一体化重点任务,制定出台的四十条工作措施确保做到推动内外规则对接、推动平台作用发挥、推动监管机制完善、推动物流枢纽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新业态发展、推动国内国际合作交流、推动产品品牌和质量双提升、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strong>深刻把握“应有之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strong>

陈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