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机构"加足马力"!万亿市场极致内卷,已成"豪门盛宴"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7 20:52:51

  12家基金公司成ETF规模增长主力。

  尽管2023年市场表现低迷,ETF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呈现逆势扩张、规模稳步增长的态势。

  2023年业已收官,全市场ETF数量达到 897只,管理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管理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与2022年底相比,ETF规模增长 4393亿元,其中新发规模为1039.74亿元,ETF新发数量也达到157只。

  值得注意的是,ETF规模前15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合计达到1.86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高达九成。2023年,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广发基金等 12家基金公司的ETF规模增长超百亿元,合计为ETF市场带来 4601亿元增量资金, 超过ETF市场整体规模的变化,ETF的高速发展依旧属于少数“豪门的盛宴”。

  ETF市场持续扩容

  ETF市场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3年ETF新发数量达到157只,发行总规模为1039.74亿元。

  2023年,A股市场持续震荡,权益类基金发行预冷,ETF市场却一枝独秀,成为股票型基金发行主力。2023年共有134只股票型ETF发售,发行总规模达897.35亿元,占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的比例高达63%。

  发行规模超20亿元的股票型ETF数量有4只,其中发行规模最大的是华夏科创100ETF,发行规模达38.95亿元,剩余三只分别是博时科创100指数ETF发行规模为26.61亿元、易方达深证50ETF发行规模为26.01亿元、富国深证50ETF发行规模为24.05亿元。

  作为A股市场稀缺的重要宽基指数,科创板100指数和深证50指数一面世就受到头部公募机构的青睐,纷纷下场推出相关ETF,希望通过先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还有8只央企主题ETF首募规模达到20亿元。2023年年中,中特估行情一度成为市场焦点,批量发行的央企股东回报ETF、央企现代能源ETF、央企科技引领ETF等成为“吸金”主力。

  跟踪科创板100指数、深证50指数和央企主题指数的ETF成为公募基金2023年布局发力的重要赛道。

  除股票型ETF外,2023年还有21只QDII型ETF及2只债券型ETF发售,商品型ETF和货币型ETF则均无新发。

  QDII型基金属于小众市场,ETF产品发行数量和首募规模并不多,不过覆盖类型却较为丰富,如华泰柏瑞发行了泛东南亚科技ETF,嘉实基金发行了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ETF。更多公司则是出于完善产品线目的进行布局,如博时基金、大成基金、招商基金等发行了纳斯达克100ETF,国内公募市场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数量达到了12只。

  头部基金公司持续发力,5家机构规模占比过半

  当前ETF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截至2023年底,共有53家公募机构发行了ETF产品,其中排名前十位的公募机构合计管理规模达到1.59万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近八成,前五名公募机构合计管理规模的市占率达到  55%。

  从2023年发行情况看,共有28家公募机构新发了ETF,有5家公募机构当年发行ETF产品数量不低于10只。其中易方达发行产品数量最多,达到17只;华夏基金和广发基金均发行了12只ETF;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分别发行了11只、10只ETF;国泰基金和嘉实基金紧随其后,均发行了9只ETF。此外,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招商基金年内发行ETF数量均超过5只。

  从新发规模来看,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和富国基金新发基金规模分别为106.43亿元、101.1亿元、81.93亿元和80.09亿元。

  不难发现,在新基金的布局上,头部基金公司依旧为发行主力。

  除了新基金发行,头部基金公司深耕ETF还体现在存量ETF的持续营销。尽管A股市场2023年表现低迷,而资金对待ETF与主动权益基金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整体呈现出净赎回主动权益基金、净申购ETF的现状。

  2023年共有 100只ETF资金净流入额超十亿元,其中6只ETF资金净流入金额超200亿元。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多的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023年内净流入金额达 535.88亿元;位居其次的是华夏科创50ETF,2023年净流入金额达 425.58亿元。除此以外,易方达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金额达 316亿元,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嘉实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金额均超 200亿元。上述获资金净流入的ETF产品当年收益率均为负。可见,抄底资金对待ETF的态度呈现出越跌越买态势,极大促进了ETF市场规模的壮大。

  在2023年新发行的ETF中,也有不少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如博时科创100指数ETF份额从发行时的26.61亿份增长到了87.87亿份,增长逾60亿份,华夏科创100ETF份额从38.95亿份增长到78.22亿份,增长近四十亿份。

  整体来看,2023年,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广发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的ETF规模增长超百亿元,合计为ETF市场带来 4601亿元增量资金,超过ETF市场整体规模的变化。

  万亿市场极致“内卷”

  2023年,ETF市场规模历史首次突破2万亿元整数大关,最新规模达到了2.05万亿元,相比2022年底增加 439

  公募机构在ETF产品的布局上竞争激烈,可谓是极致“内卷”。

  ETF产品先发优势特征显著。在一些热门宽基赛道,即便头部基金公司已经早早布局,仍有新玩家入局,源源不断进入同一赛道参与“内卷”。近年来美股科技股涨势喜人,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不俗,尽管已有4家公募基金很早就布局了纳斯达克100ETF,并且管理规模不低,2023年又有8家公司发行成立了纳斯达克100ETF,争夺市场。沪深300是A股市场最核心的宽基指数,2023年前已有18家基金公司发行了跟踪该指数的ETF,尽管如此,仍有基金公司在2023年发行沪深300ETF。

  除了不断发行存量指数的ETF,公募机构也紧盯指数公司发布的热门新指数。一旦指数公司发布新指数,公募机构就迅速向监管机构提交对应ETF产品的申报材料。监管的态度也较为积极,审批明显提速。如2023年首次发布的宽基指数有中证2000指数、科创100指数等,当年就分别有11家、8家发行成立了相关ETF产品。

  公募机构在ETF的发行和持营上进行极致内卷,除此之外,头部基金公司率先打起了ETF产品的价格战。2023年,易方达基金调低了科创50ETF、中证1000ETF、中证2000ETF和科创100ETF的管理费率或者托管费率。ETF产品同质化严重,较低的基金费率无疑将大幅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此举显然极为有效地助力产品抢夺市场。

责任编辑:杨赐

  “成绩来之不易,困难挑战不容乐观。”赵建军坦言,无锡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仍有不少短板,今年,该市将着力扩就业促增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健康无锡建设、聚力关爱“一老一幼”。

  新赛道上如何走更远

  中国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活动现场,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相关代表推介各自家乡的红茶,讲述红茶文化故事。

  谈到欧拉好猫的驾驶体验时,郑女士表示:“车内没有直接打开后备箱的按钮,每次都要下车手动打开,这一点很不方便,购车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此外,她还谈到了欧拉好猫“换芯”事件。2021年,欧拉好猫因为“货不对板”,车机芯片上搭载的是旧款英特尔4核芯片,与此前厂家宣称的高通8核芯片不符,引发消费者维权。

  习近平指出,过去10年,我们多次会面和通话,就双边关系、治国理政经验等深入交流,将中捷关系提升成为战略伙伴关系。我们共同推动双边经贸人员往来,捷克对华出口额增长近2倍,2019年中国赴捷克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长250%。中方重视中捷关系发展,视捷克为重要战略伙伴,愿同捷方一道,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更多造福两国人民。

  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印尼第一大出口市场。RCEP对印尼生效后,中国出台的商品关税减免新举措是一大看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日前发布2023年关税调整方案,根据RCEP有关规定以及协定对印度尼西亚生效情况,自1月2日起,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RCEP东盟成员国2023年所适用的协定税率。具体来看,中国将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基础上,对印尼产菠萝汁和罐头、椰子汁、胡椒、柴油、纸制品、部分化工品和汽车零部件等降税,其中1月2日起对原产自印尼67.9%比例的产品实施立即零关税。

陈雯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