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专业居多 工科培养主打交叉融合 在京高校开设多个新专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8 15:19:27

  新专业中,文科类专业居多。全国首个中国古典学专业设在人民大学,今年拟招收20名本科生,进入该校国学院培养。院长杨庆中介绍,新专业将打破文史哲分科壁垒,培养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人才。“大一开始,每位学生都将对接一名学业导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和撰写论文。”杨庆中说,学院还设有古琴研习教室,开设古 文字和古印章摹刻等学术实践课程。

  新设的文科类专业还包括国际关系学院的海外利益安全专业,分属法学门类;北京体育大学的足球运动专业,毕业后授予教育学位;北京语言大学首设汉学与中国学和应用文学两个新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学院3所高校今年首设工科新专业,分别为交叉工程、材料智能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专业。培养模式主打交叉融合。

  清华交叉工程专业采取书院制培养,学生在为先书院和秀钟书院就读,课程讲授包含工程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北科大则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两学科交叉基础上增设新专业。农学院生物育种技术专业今年拟招收30人,毕业生既可参与生物育种项目研究开发,还能在农业信息技术领域找到就业机会,参与农业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工作,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他强调,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好这一窗口期,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之后再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而灵活收放NPI,“(疫情)数字太高就紧一紧,低了就松一松,有节律调整,这是科学合理地逐步向放开过渡的策略,并且要始终坚持优先保护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病的脆弱群体。”

  “快封快解、应解尽解”是坚持科学精准防控的应有之义,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快封”是为了迅速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快解”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不便。

  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下简称《方案》),提出要继续做好60~79岁,特别是8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工作。《方案》最大一个变化是加强针与上一针之间接种间隔缩短为3个月以上,并且强调,包括国药中生、北京科兴等5款已经上市的灭活疫苗,以及多款重组蛋白疫苗、康希诺吸入式疫苗等,都可用作加强免疫接种。

  北京多家医院离退休办公室2021年12月发起一项面向北京市卫生系统七家医院60岁以上离退休职工的调查。调查显示,国家推动新冠疫苗接种满一年后,即便在对疫苗有效性最应有认知的卫生系统,60岁以上老年人完全接种率只有38.7%,加强针接种率是23.3%,80岁以上高龄老人完全接种率、加强针接种率分别为18.5%、10.8%。60岁~79岁和80岁以上老年人未接种新冠疫苗首要原因分别是有接种禁忌和很少出门,感染可能性小。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卫学院今年7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香港第五波疫情中感染近100万名患者的疫苗有效性,结果发现,接种三针灭活疫苗后,其保护效果能达到95%以上。因此,研究建议,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接种加强针,尤其灭活疫苗要接种三针,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护。

  实际上,为了推动老年人疫苗接种,官方采取了多种措施。今年以来,北京成立老年人疫苗专班,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去未接种老人家中进行科普,消除他们的顾虑。同时,针对60岁以上老人年纪大、出行不便的情况,多区开通疫苗接种“爱心车”接送服务,让老人接种疫苗更加便捷。广东、上海等多地打通老年人疫苗接种“最后一百米”,采用“固定接种点+家门口接种点+登门服务”模式,在原有社区卫生中心固定接种点基础上,增设多处临时接种点、移动接种车,并定期组织“登门送苗”服务,上门接种。

戴淑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