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新田发展桑蚕种养 织就致富新“丝”路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3 13:05:02

  中新网永州6月21日电(肖亚湘 舒少君 郑时仁)夏日清晨,湖南永州市新田县三井镇茂家社区桑叶飘香,72岁的李启成带领村民们采桑、喂蚕。

  “以前从未想过,我这个年纪了,还能有班上,每个月还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从农民到产业工人,李启成一脸自豪。

  2023年,从事桑蚕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的湖南英澜桑业有限公司在茂家社区建立小蚕养殖基地,探索村企联姻、小蚕共育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方式,打造集小蚕孵化养殖、研学、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种桑养蚕产业链。

  该公司聘请村民任共育员,采取工厂化、集约化方式集中养育小蚕,再交由合作蚕农喂养,为三十多位村民长期提供桑叶采摘、喂蚕、清洁蚕房等就业机会。

  共育后的小蚕发育整齐、发病率低,只需喂养20天左右便可结茧变钱。基地负责人李启美算了一笔经济账:“280个到300个蚕茧就有一斤,按照现在三十多块一斤价格,收入很可观。”

  茂家社区小蚕养殖基地还发动30余户家庭流转土地种植桑叶,公司派遣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待桑叶成熟后统一收购,把产业链上更多利润留给村 集体、留给农户。

  产业有效益,群众有奔头。近年来,新田县积极探索“桑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向上延伸桑树种植、小蚕共育、大蚕养殖,向下对接蚕丝加工企业,形成上下游充足稳定的供给渠道。

  在新田县新圩镇程家村的一间蚕房里,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躺在蚕架上,负责人郑丽和村民分工协作,给蚕宝宝喂食桑叶,待蚕吐丝成茧,就会被运送到工厂,制作成蚕丝被。

  此前,郑丽和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回到家乡后把目光投向了桑蚕产业,以“公司+农户”模式免费提供苗木、肥料,发动村民种植200余亩桑叶,每批养蚕二十多万只,并和几名养蚕户一起开设了蚕丝被加工厂。郑丽还利用自身资源,定期在村里举行种桑养蚕、手工制被等技术培训,让十几名群众通过种桑养蚕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目前,新田县通过政策帮扶、资金扶持、技术引导,探索出“豆桑套种”“玉米桑套种”“蔬桑轮种”等发展模式,推广桑树种植1万余亩,100亩以上的标准化桑蚕种养基地20余个。(完)

  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并有效发挥作用,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技术等领域率先形成统一标准体系。重点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基本完成,轨道交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公交优先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立,产业体系协同性、营商环境标准化水平显著增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园区共建取得实质进展,北京市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有序向北三县延伸布局,公共服务落差逐步缩小。

  央视网消息:系列报道《青春匠心》带您走进香港街头一家小小的西餐厅,店面不大,却温馨惬意,菜品不仅好吃,还好看。这里的老板兼主厨是一位28岁的香港女孩,毕业于化学系的她,一心要用精致的美食打动味蕾、抚慰人心。

  癸卯兔年上班第一天,广东第一场重要会议即“落子”高质量发展:1月28日上午,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

  <strong>北京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快线一标段三分部工人 笔机日色(彝族):</strong>祝家里人身体健康!(父母)他们一年比一年老了,但是我们希望他们过得开心,希望他们也不要担心。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我注意到您对家乡天津有特别的感情,这种对故土眷恋的情怀是否也融入到您的邮票设计中?除了邮票设计,您还有哪些设计计划,继续推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strong>

  激活消费,各类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在全省举办“回湘过年 畅游家乡”春节文旅惠民活动,召开专题新闻通气会,以矩阵化方式在广州、成都及省内各地集中宣传推广,向社会发布推出春节精品旅游线路10条、文旅活动600余场次、惠民演出近10000场,定制“早安隆回”移动视频彩铃,开展全民短视频征集活动,邀请广大游客到湖南过年。顺应市场趋势,在春节期间推出红色游、自驾游、乡村游等系列短途旅游产品。把握古镇民俗游热潮,在全省20家省级特色文旅小镇组织一系列形式多、年味浓、接地气的新春文旅活动。通过携程等OTA平台向社会投入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同步引导文旅企业开展免票、折扣等各类优惠活动,推动我省文旅市场“供需两旺”。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载体开展“新年听书打卡”“非遗新春集市”“博物馆里过大年”等主题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赖儒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