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到2027年15个重点领域制修订公共安全国家和行业标准300项以上

来源: 新华社
2024-06-04 03:57:32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6月是全国第23个“安全生产月”。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标准助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在社会治安、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消防救援、公共卫生、网络和数据安全等15个重点领域制修订公共安全国家和行业标准300项以上。

  《指导意见》共部署开展6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公共安全标准体系统筹布局。逐步完善公共安全标准体系,加强现代化治安防范技术、道路交通安全评估、重大疾病监测预警、矿山及危险化学品安全、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等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快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燃气具、钢筋、消防设施、特种设备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强制性产品标准供给,织密筑牢公共安全标准网。

  二是构建高效协同的标准化工作体系。探索建立紧急状态下公共安全标准快速转化和发布机制,推动建立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总体组,实现标准化工作跨部门、跨领域、全流程快速联动和协调推进。

  三是推进数字化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技术设施一体化、集成式服务能力,助力安全应急产业发展。

  四是完善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需求,规划新建一批标准化技术组织,加强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协调联动。

  五是切实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实施和监督。部署开展强制性标准实施统计分析、效果评估、标准试验验证和标准化试点建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强制性标准实施,压实各相关部门标准实施监督管理责任。

  六是推动公共安全标准国际化进程。推进公共安全领域国家标准转化,积极参与公共安全领域国际标准研制,推进我国公共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持续拓展标准化国际合作交流。

  部署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将有力推进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建设,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进一步强化安全标准筑底线保安全作用,为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化工作支撑。

  这三年,洪子晗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过父母,也错过了与父母一年又一年的团圆。“待的时间长了,现在反倒觉得比起过年的烟花爆竹声、春晚小品声,还是电台声和火车汽笛声更亲切些,父母也理解我,让我安心工作。”洪子晗笑着说。

  前段时间,党海伟像往常一样巡河,发现一座桥下堆积着冰雪,若不及时处理,会威胁民众生命安全。

  2022年中秋节,项目正式开业,但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客流还是来源于广德本地,收入主要是小火车、石磨米粉、挖掘机、动物园、套鸭子等套票。团队又陆续策划中秋狂欢节、国庆文旅节、非洲鼓表演、时装秀等活动,收获了一定客流。

  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江苏省法院系统在全国率先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出台36条措施,创新审判机制和裁判规则;拥有4家知识产权法庭,数量居全国第一;一审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0.7万件。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对298件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最高判赔2亿元。审结涉粮食新品种案244件,依法保护“农业芯片”。强化著作权保护,审理《流浪地球》、“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被盗版等重大案件。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指出,人口负增长是中国人口变迁过程中的重大趋势性变化。面对人口负增长,迫切需要把握人口负增长的起始条件、内在逻辑和趋势特征,客观看待、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蒋火华介绍,2022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三个向好”的特点:

林佑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