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4 12:27:17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 题:中国新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新财经记者 刘亮

  记者11日从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获悉,我国的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此次认定的板栗栽培系统是全球板栗品种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自然和谐共存,且促进形成了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

  安徽铜陵的白姜种植系统是中国南方姜种植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陵白姜种 植系统有17个姜品种,白姜为主要品种。铜陵的主要稻作品种是中晚稻,早稻和晚稻品种较少。主要稻米品种有31个。

  铜陵发展了姜种植关键技术,包括用于储存姜种和催芽的烧姜阁。姜的加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追溯到近1000年前,如盐腌姜、酱姜、糖醋姜和糖渍姜。

  中国浙江省东部的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是杨梅主产区,种植杨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许多村民同时种植茶叶、养鸡和养蜂。此次获得遗产系统认定的地区有10万名农民,其中2.6万名从事杨梅种植、复合种养等相关产业。

  杭州市各区也传达出新信号。2月17日,西湖区举行平台经济再出发活动,西湖区区委书记董毓民提出,要将平台经济国际化、科技化、品牌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上强调,要把平台经济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要主动靠前解决平台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月4日,余杭区举办未来电商高峰论坛,从税收激励、人才政策、产业集聚等方面推动电子商务产业活跃发展。

  十多年前,李伟光刚入职余杭区政府工作时,负责未来科技城的招商工作。当时,未来科技城还属于杭州近郊板块,位于余杭区较为偏僻的地带。一开始,招商工作并不容易。直到2013年,位于未来科技城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建成。此后,李伟光的电话不断,每天都有希望入驻的商家前来咨询。

  对于杭州市此次拟再次放开大专生落户的原因,有媒体注意到,近两年来,杭州市新增常住人口数在2020年“触顶”后,已呈现逐年回落的趋势。杭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37.6万人,与2021年末常住人口1220.4万人相比,增加17.2万人。在此之前,2015年至2021年,杭州常住人口分别增加12.6万人、17万人、28万人、33.8万人、55.4万人、160.5万人、23.9万人。

  之后在不同法院历练,历任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正局级),北京市高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2011年12月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后任副院长。

  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孔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企业知假售假,会根据情节轻重,判处不同的刑罚。如果大米对人体有害,或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企业负责人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给大米使用增香剂,如果对人体有害,且不告知消费者,则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会受到中国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消费者也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追究生产厂家以及销售者的法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的各项前瞻性预期指标尽管有恢复,但还都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价格变动也相对平稳。业内分析普遍认为,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好转更多表现为热点城市市场的修复,全国市场尚未企稳。

蔡雅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