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多彩思政课,铺就学生成才路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19 23:52:02

  【光明时评】

  作者:付胜南(中国农业大学讲师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据光明日报公众号报道,一场以“弓弦上的中国故事”为主题的音乐思政课近日在青岛音乐厅上演。以音乐为媒,伴随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现场观众在激扬的旋律中重温曾经的峥嵘岁月,在弦乐声声中让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入脑入心”。这是新时代开展思政课的一种形式创新与探索,对丰富思政课教学具有生动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倾向于教师讲授式,对学生进行哲理、道理、学理的灌输讲解。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输出尽可能多的知识,却无法保证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性和吸引力。为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学亟须优化传统教学方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注重挖掘课内外资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思政课的思想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开拓思政课教学多种样式,着力推动思政课深入学生的心灵。在课本之外,历史和实践都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且生动鲜活的教学资源,现代技术手段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线上资源的获取渠道和技术支持。各高校可以创造性发展合适的思政课教学形式,让思政课走近学生,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思政课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辩论赛、自选式小班专题讨论等方式对某一重大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采用绘画比赛、微视频录制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讲述欲望,推动学生自发探索、挖掘、理解并宣传思政课教学相关内容。清华大学思政课教师让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完成雕刻作品、画作等结课作业。思政课教学可以挖掘既有资源素材,采用红歌、邮票、书信、口述材料等红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让授课内容和形式更加生动鲜活,让百年党史走近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采用红歌讲党史的形式,让学生在学唱、跟唱“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等红歌的过程中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思政课教学需要“接地气”,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过程中,丰富活动形式、理解课程内涵。中国农业大学思政课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带领学生去京郊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小院等地走访调研。思政课教学还可以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采用影音资源、VR(虚拟现实)技术等让学生有更真实的感受。高校可以联合开发VR技术,拓展思政课教学的资源和空间,利用虚拟现实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重走长征路”“重建红旗渠”,亲身“参与”重大历史事件,云游展览馆、红色根据地等场所,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直接、更生动、更深刻的体验,也把思政课的内容和其传递的“三观”存储到学生心中。

  开拓思政课教学多种样式,需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正确的引导。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引入“思政元素”,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组合拳”,推动思政课教学多种样式纵深发展,为学生铺就成才之路。

  条条道路在铺展——川藏铁路、哈伊高铁、深江铁路建设稳扎稳打;西香高速、河荔高速、乌尉高速施工不停。公、铁、桥、隧,四通八达。

以长堤为核心,起“楼”建“市”,

  注重分析案例、查找漏洞、强化监管、完善制度,边整治边建设边完善。普洱市纪委监委围绕“普洱茶”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分析案件,梳理出6类主要问题表现: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由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违规经营高档茶叶谋利;违规将国家、企业或他人所属高档茶叶占为己有;公款购买高档茶叶隐瞒不报,清理库存不彻底、搞虚假整改;违规用公款购买高档茶叶进行消费、送礼;虚开名目列支公款,以办公用品、会议费、培训费等虚假名义公款报销购买高档茶叶费用;安排关联单位(企业)用公款报销购买高档茶叶费用。

  据了解,《通知》积极响应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有利于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据统计,当前广东共建有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20个、林长绿美园11个、公益林示范区29个,这为建设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打下了坚实基础。(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临汾2月9日电 (记者 李庭耀)记者9日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公安局获悉,经过半年多的侦查摸排,警方破获系列养老诈骗案,打掉3个养老诈骗团伙,抓获23名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

  一是把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内在联系,坚持一体化推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推进国家制度体系与治理机制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过程,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力,切实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进而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过程。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制约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发展,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的水平,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在两个层面同时发力,同频共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就明确了一体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策略,从而保证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发展。

张雅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