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可西里》到《西野》 导演陆川携新作再探人与自然

来源: 格隆汇
2024-06-23 12:19:30

  中新网上海6月22日电 (记者 郑莹莹 刘育英)“时间飞逝,我自己觉得好像《可可西里》(拍摄)还在昨天,一下子20年却过去了。”知名导演陆川21日在沪说。

  当天,他携最新纪录片《西野》亮相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西野》也是继《可可西里》与《我们诞生在中国》之后,陆川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又一作品。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动物保护工作者们忙碌救助野生动物并放归它们的点滴故事。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中,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动物保护工作者赵海龙讲了这么一段话:“雪豹它的捕猎是非常难的,它都是在悬崖峭壁上用命去捕食,你说它在外面有多幸福吗?其实不一定有多幸福,但是那是它生活的环境,它应该在那样子的环境里面去生活。”

  眨眼20年,不变的是业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变化的是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年,不仅科技赋能动物保护,连电影的拍摄也都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在陆川看来,《可可西里》拍摄的那个年代,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科技手段的使用微乎其微;而如今,对于那些需要被救治的动物,(人们)可以通过环境监测、体感监测等方式得到数据信息,判断出它们无法描述出的那些症状,因此,科技的赋能更好地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围绕野生动物救护、繁 育、科研、科普等工作,联想集团和西宁野生动物园一起建设了“青藏高原AI第一园”,从雪豹行为AI识别分析系统、AI互动科普系统、智慧救助系统、智慧繁育系统等多维度入手,建设了AI高原科技动物园样板工程。

  新作之新,在于科技创新。导演心中对于影片的设想,在AI的助力下变成现实。这部纪录片是陆川导演与联想集团联合建立的联想“猿创”AI影像实验室的首部作品,陆川借助联想的AI PC完成了《西野》纪录片的部分后期制作。

  随着AI技术的“蝶变”,内容创作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陆川在活动中说,AI这扇大门刚刚打开,“我们作为幸运儿,站在这样一个技术变革的大时代节点上,去感受那种冲击。”

  在陆川看来,AI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平权的过程,能够让年轻创作者跨越一些门槛,直接将自己的创意视觉化,同时年轻创作者们又可以通过AI快速地把创作链条缩短、深化、强化,整个工作流程随之彻底改变。

  “AI已经全面进入我们的工作中。这是一个让人既焦虑不安又充满期待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技术时代。”陆川说。(完)

  当天交流活动现场充满春节的喜庆氛围与河北的文化特色。与会者认真观看“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宣传片,饶有兴致地欣赏以兔年为创作主题的武强木版年画和蔚县剪纸。主办方还向出席活动的洛杉矶市会议及旅游局副局长佩蒂·麦克詹妮特赠送了一幅描绘长城的工艺品。“太美了,我要把它放在办公室里!”佩蒂·麦克詹妮特笑着说。

  国内AR企业亮风台市场生态发展部总监洪雁菲对第一财经表示,《行动计划》信号释放很明确,提到这个产业已经到了窗口期,之后其市场化价值会得到释放。

  据当地媒体报道,欧盟拟对汽柴油等较贵产品设定每桶100美元的价格上限,对较便宜的石油产品设定每桶45美元上限。欧盟随后将正式颁布该限价令。

  1月18日上午,美国捷蓝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又与另一架飞机在纽约一座机场相撞,幸运的是,事故中无人受伤。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山东东阿2月4日电 (马永伟 赵晓)参观东阿阿胶城,近观炼制贡胶过程,制作多味元宵……近日,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大学主办的“外眼看聊城”主题系列活动第17期在东阿阿胶城举行,来自坦桑尼亚、牙买加等国家的外国友人在千年古城里“沉浸式”感受中国年味。

  “把手机里面的一些内容放在眼前,从5寸放到55寸,确实有一定的渐进式革新,一点点的进步,尽管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东西,但2000块左右的价位,那么也有人愿意为买单。”对买一个眼镜花几千块钱形成一种消费观,林瓊认为这种尝试也是培育市场的一件好事。

林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