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 呼吁将林火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0 07:31:17

  中新网沈阳12月7日电 (李晛)中国科学院7日发布《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过程,显著影响森林的组成、结构和演替特征,从而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蓝皮书》指出,2001年至2022年间,全球年均森林过火面积为4695万公顷,是同期年均人工林增长面 积的11倍。在此期间,全球林火共排放339亿吨二氧化碳,可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35 ppm(百万分之一),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碳排放源。全球林火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北半球高纬度针叶林区的林火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快速增加趋势。

  《蓝皮书》显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林火事件频发是造成近年来全球林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蓝皮书》对全球典型极端林火事件进行了梳理,以2023年加拿大极端林火事件为例,本次林火直接排放二氧化碳超过15亿吨,高于加拿大过去22年林火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13.74亿吨),严重削弱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此外,2023年5月至8月,加拿大林火累计排放1002万吨PM2.5,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波及本国全境,还通过大气环流作用,对北半球广大地区的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森林面积占全球5.4%,但林火碳排放量仅占全球林火碳排放总量的0.65%,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1年至2022年间,中国林火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10亿吨。

  《蓝皮书》建议:建立包括自然过程的全口径碳核算体系。鉴于林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碳排放源,建议将其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碳排放监测与计量系统,将林火碳排放的风险防控纳入碳汇林市场的碳交易体系。同时,建议加强极端林火防范与管理,深化林火碳排放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蓝皮书》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编撰。(完)

  尽管进入2023年,伴随疫情结束,经济恢复增长,各省份却仍然对财政收入增长预期较为谨慎,多数预计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继续保持紧平衡状态,有18个省份将2023年财政收入预期增速定在4%~6%。

  高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面对面座谈,走访亲历总书记调研的老同志,主持召开“践行嘱托、感恩奋进”恳谈会,全面细致了解荷村村的发展变化和差距不足,共商深入践行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对策举措。高屹指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高瞻远瞩、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仍然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逻辑起点和根本遵循。要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具体行动、发展实效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加快把荷村村打造成兼具红色味、未来味、共富味、数字味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样板。

  2016年以后,我国开始推动财政事权改革,相应的带来了支出责任改革。特别是2018年以后,推动了包括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这便涉及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问题,因此2019年增设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成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重要组成,当年规模便达到3.9万亿元。

  荷村村是个典型的山村,近些年靠山吃山,发展出了黄茶、毛竹、漂流、民宿等特色产业。高屹实地考察村里的黄茶基地及仓库、黄茶合作社、竹扫帚加工点、乡村特色馆、大峡谷漂流项目和“竹尖上的树屋”民宿,详细询问村民和各类主体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就反映较多的黄茶园喷滴灌设施安装、新建林区道路等事项,与乡村干部一起商量解决方案。高屹强调,要把做大特色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根本性抓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更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储朝晖看来,即使是在学位紧张的大城市,整体应对能力也是不成问题的。“做到‘有学上’问题不大,但要做到‘上好学’,那问题就比较大了。所以,目前面临的难题不是增加多少个学位,而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他说。

  在地方政府“增收减支”的努力中,非税收入确实扮演重要角色。2022年,全国非税收入达3.7万亿元,同比大增24.4%。一些省份的非税收入增幅更是远高于税收收入增幅,如江苏非税收入增幅高达33.2%,税收同口径下降5.4%。

张玉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