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来源: 砍柴网
2024-06-01 16:44:54

  中新社上海5月31日电 题: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中新社 记者 王笈

  “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展方过10天,73岁的著名动画编剧姚忠礼已经来看了3次。

  5月30日走进“经典巡礼”展厅,当熟悉的动画形象和手稿渐次映入眼帘,姚忠礼又一次泪目,回忆涌上心头。“我合作过最多的导演有阿达(代表作《三个和尚》)、胡进庆(代表作《葫芦兄弟》)、严定宪(代表作《舒克和贝塔》)、林文肖(代表作《雪孩子》),他们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性——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

  姚忠礼是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的编剧之一。这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是如何诞生的?面对中新社记者的提问,他如数家珍。“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没有系列动画片的,只有《九色鹿》之类的动画短片和《大闹天宫》之类的动画长片。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国内电视台开始播放《铁臂阿童木》《猫和老鼠》等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的动画片,中国也开始探索自己的系列动画片。”

  《葫芦兄弟》是中国最早的系列动画片之一,片中有两处情节总让孩子们落泪——其一是穿山甲的牺牲,其二是爷爷为了让葫芦七兄弟团结一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姚忠礼的印象里,中国动画界曾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现象,即作为英雄人物的主人公是不能牺牲的,怕伤到了少年儿童的心。但是《葫芦兄弟》并没有这么做,“我们在创作剧本时就说过一句话:为有牺牲多壮志。”

  半个世纪前,上海曾是中国动画的“大本营”,姚忠礼所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厂”)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动画人才和最优质的动画技术资源。几代美影厂工作者不遗余力地投入艺术创作,以一系列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成就了中国人自己的动画世界。

  “当时的美影厂有两百多个人,其中包括了27对夫妻。所以是一群内心充满爱的人,创作了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在姚忠礼看来,优秀的动画作品是以真情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群热爱动画事业、为中国动画殚精竭虑的人,撑起了中国动画的辉煌时代。

  他在一张拍摄于1983年的“钱家骏和五位得意门生”照片前停留了许久,为记者一一指出中国动画大师钱家骏和他的学生胡进庆、戴铁郎(代表作《黑猫警长》)、严定宪、林文肖、阿达。“40多年过去了,这张照片里的导演都已故去,但他们的作品永远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完)

  据哈萨克斯坦移民服务委员会新闻处通报,从2022年7月8日起,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和印度等国公民实行单边免签证制度,最长时间为14天。这意味着,中国公民可以从过境的那一刻起,免签证进入哈萨克斯坦并停留14个日历日。在免签证制度下,入境者可以进行私人、旅游或商务旅行。

  兔年春晚舞蹈《锦绣》带火了新疆博物馆馆藏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也推动了新疆各大文化场馆的春节打卡游。春节假期,新疆博物馆举办了《听新疆博物馆馆长讲“五星”织锦的传奇》讲座活动。“我是通过‘新疆是个好地方’知道有这个讲座,就想着约朋友过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年。”大学生田媛觉得春节除了走亲访友,文化场馆也是不错的选择。此次讲座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直播总观看量1330.23万人次,现场人数5370人。

  目前,内蒙古森工集团共开发储备9个林业碳汇项目,年均减排113万多吨二氧化碳当量。截至2022年12月,累计销售碳汇产品3516万元。

  “原先卖几百块钱的,现在卖上万块钱,这就相当于抢钱了。”面对行业内正在出现的“竭泽而渔”的乱象,夏雨清一声叹息说,做民宿,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你民宿经营的是365天,不是一两天赚钱。”不能总想着,过去亏了三年,要在春节一把全赚回来。“(这样)等于把品牌损耗掉了,最终损失的,就远不是你赚到的那些钱了,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消费心理向积极方面回调需要一定的时间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286451792.png" alt="爱上中国风丨“一带一路”乐队:用歌声向世界介绍中国" />

徐嘉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